-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镇原区划变动历史
窗体底端
关于“甘肃镇原王寨...”的内容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甘肃镇原王寨历史”的内容
镇原这片土地,远古时代就是先民生息繁衍的地方。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今三岔镇的大原古墓群遗址及出土文物证明,这里是原始社会的一个氏族部落所在地。唐虞时代,这一带是雍州属地,《括地志》记,夏时称戎翟。《宋山川记》载:商代为昆戎,《平凉府志》载:??“镇原古大原地”,属古彭国境。《杜氏通典》记,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地”,属北地郡,置朝那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为北地、安定两郡,镇原属安定郡,辖有临泾、彭阳、高平等县,据镇原《文史资料》第一期载刘如顺撰文考证,安定郡郡治在今中原乡原峰村(即城隍庙)。临泾为首县,属今镇原大部分地区,且为丝绸之路之要道。《镇原县志》古迹条记载:“今县西南六十里有城隍庙城,址虽废,瓦砾相间。土人云:其旧址西城隍庙,东四郎庙,长一十五里,宽七、八里,为故镇戎州地。今其地北八里有汉武亭城,为西汉通西域古道。西北三十里有故新城驿,南二十五里至白水驿,东南有党原城,秦皇登鸡头,汉武出萧关,皆取道于此。”直至后汉,安定郡即置于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湫谷县,取境内湫谷得名,大业十二年把湫谷并入临泾县,县治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湫谷被吐蕃攻陷。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置原州郡于临泾,即今县城西之临泾故城。这期间八百多年里,镇原县具体疆界,分合不定,直到明洪武初年,镇原县界才基本定下来,据《平凉府志》载:镇原“东到庆阳之宁州界一百四十里,西到固原界六十里,南到平凉界六十里,北到庆阳之环县界一百二十里。”清、民国沿袭此界。 ? ?镇原县的行政区划在明万历前划分为20个里,即:在城(临泾城)、上作、石佛、遥现、显圣、新城、麦子、原店、平泉、合到、五泉、双屯、马村、雄武、石窠、彭阳、西壕、堡宁、石泉、横河。万历十年将上作、新城、麦子、双屯四个里析并,全县改为16个里,又将石佛改名玉佛,石泉改为碧泉。崇祯元年改为10里,清为4里,即大丰里:所属原在城、麦子、原店、上作、横河五里。舒长里:所属原平泉、遥现、合到、新城、显圣五里。乐生里:所属原石窠、马村、彭阳、双屯、雄武五里。广积里:所属原五泉、石泉、堡宁、西壕、石佛五里。每里10甲,共40甲。雍正五年增设卫所里,共5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将卫所里撤并,改里下设镇,镇辖庄。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里设区镇,县城附近即现开边、城关、临泾、郭原等地为第一区,又名中区;萧金、屯字为第二区;太平为第三区;孟坝、马渠为第四区;新城、平泉、中原为第五区。原有的里所交通比较发达,人口密集的仍长期有集市贸易,如杜家寨子、西壕、开边、曹城子等。里、村、社制度一直保留到实行保甲制和征收田赋粮前夕,由乡约、保政、户首管理。20世纪30年代实行保甲制,于1935年全县编一镇为临泾镇,八乡为屯字、萧金、孟坝、太平、马渠、平泉、新城、中原,计253保,2266甲。保基本上是原来的一个社,甲形同于自然村。1940年将交口河以南地区辖镇改为乡、镇,在原八镇的基础上,增设了永安(今临泾乡范围),永绥(今萧金显圣庙),永和(今萧金上刘家),永定(今南川乡范围),永乐(今上肖范围),永康(今曙光乡辖地),开边,什户8乡。? ?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3月,在县城北马渠镇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镇原县抗日民主政府,5月,迁驻孟坝镇。这一时期县内同时并存国民党、共产党两个相对峙镇原县政府,边区政府管辖交口河以北地区,1942年设6个区。第一区,今孟坝范围;第二区,今三岔镇石嘴以东,方山乡枣沟、黑山峡以西范围;第四区,今马渠乡范围;第五区,今方山乡枣沟以东及新集乡范围;第六区,今三岔镇石嘴以西及殷家城乡范围。1945年解放区又增设3个区:王寨自治区(今王寨乡),太平游击区(兰家庙以西至孟坝界),交口河自治区(今开边乡交口河川的白家山、古城、惠大庄和庙渠的文夏、慕塬、黎明一带)。? ? 1949年7月,镇原县解放,镇原县人民政府从孟坝迁驻县城,接管了国民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共划13个区,即城市:临泾、萧金、屯字、孟坝、太平、新集、三岔、马渠、开边、平泉、中原、新城。共121个乡。1958年春,撤销了区,全县划37个乡,1958年10月将萧金、野林、显圣3个乡划给庆阳县。镇原的花园子与固原的陈坪对换,上肖的高沟圈与泾川的梧桐和北庄、六条路对换。1942年将环县的三岔、殷家城划归镇原,1956年8月将中原区的党张乡划归泾川县。1958年10月,撤销原乡建制,成立了10个人民公社,即城关、临泾、屯字、孟坝、新城、三岔、马渠、开边、平泉、新城。下属56个大队,340个生产队。1961年6月,公社由10个划分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