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元代史学发展的特点
元代史学发展的特点
一、学术上自由争鸣
元统治者在军事、政治上进行绝对控制的同时,却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出开阔、大度,尤其在史学领域。
当时“正统”论争激烈,对这一关系到元政权合法合理性和地位的重大问题,元政府采取了不加干预的态度,容许自由“争鸣”,不同阶层、各种思想观点可互相批判、互相影响,客观上推动了学术进步。
这场论争,主要围绕朱熹的《通鉴纲目》与官修辽、金、宋三史两条主线来进行。“正统”论争虽由来已久,但元代“争鸣”时间之长、程度之激烈却是空前绝后的,终元一世,学术界关于“正统”之争持续延绵达半个多世纪,并形成一股社会思潮。这既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又体现了学术界的活跃。
(1)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59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本书不能算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因为朱熹不过是修订了司马光的正统观,加入了浓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释,例如:不承认王莽政权,于三国尊蜀为正统。
对《纲目》进行系统阐发。元朝儒士们对《纲目》的统绪理念、书法宗旨,进行大量的释义、考证、阐发工作,形成元代独具特色的“纲目学”。《通鉴纲目集览》、《通鉴纲目发明》、《通鉴纲目书法》等著作的催生,就是很好的证明。其中尊崇朱子的心态、深沉的故国情结与“贵华夏而贱夷狄”的民族情感表露无遗。《发明》也把“贵中国而贱夷狄”作为《发明》、《纲目》的大义。
据《纲目》的书法义例修史。影响最大、流传甚广的是元末陈柽的《通鉴续编》。陈柽有家学渊源,祖父陈著作为南宋遗老,不承认元统治的合法性,隐居撰写了历史读物《历代纪统》。一本《纲目》之正统观,表正王朝统纪,以蜀汉、东晋、南宋为正统。其子陈泌继承其衣钵,为《历代纪统》作序。其孙陈柽撰《通鉴续编》不仅仿《纲目》体例,更将其“夷夏之辨”观贯彻到宋、辽、金三朝,某些方面甚至胜过《纲目》。
(2)三史“正统之辨”
元统治者重视修史,“国可灭史不可灭,善吾师恶亦吾师”(脱脱《金史》)。修辽、金、宋三史就是很好的证明。修三史的准备和设想早在忽必烈即位之前就开始了,到忽必烈时代更加重视。中统二年(1261年)七月,元政府“初立翰林国史院”。以后又不断有撰修三史的措施,但三史之事时议时断,并未真正实施,仅作了一些资料搜集工作。直到元末才撰成三史,迁延近80年之久,原因主要在“义例”问题,即三史何为正统问题。此问题关系到元朝继谁之统的政治现实,王朝统纪之别又与民族观念相交织,必然会出现持久而激烈的大论争。元初,就针对三史正统问题,在翰林学士王恽周围出现了一场激烈辨争,并形成两派观点:
一派以燕人修端为首,以历史发展事实为依据,坚持效法《北史》、《南史》,以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驳斥以宋为正统的观点。
另一派以浙江人杨维桢为代表,极力主张宋为正统,辽金为篡逆,认为“正统之义,立于圣人之经《春秋》和《通鉴纲目》”。正统要据“天理” 来确定。
脱脱——公元1343年,元顺帝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脱脱组织了汉族史学家欧阳玄、揭悉斯等人,畏兀儿族人廉惠山海牙,沙剌班,党项人余阙,蒙古人泰不花等人一起参加修史,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后来,这三部史书被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只有《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是少数民族宰相主编的,也只有这三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共同完成的。诏》,命脱脱主修三史。
脱脱汲取了元初以来尤其是虞集关于正统问题的进步思想,独断“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三史很快修成。这既说明了元统治者对撰修三史的绝对权威,也可看出其对史学论争的开放态度和宽阔胸襟。尽管三史编撰“各与正统”体例未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但平息了三史修撰“正统”问题的无休止之争,解决了三史体例的根本问题,使辽、金、宋三朝的历史进程得到大体如实的反映,便于人们了解此段历史。其确立的平等对待各民族历史的基本原则,为后世民族史的编撰提供了良好借鉴。
(3)正统论
“正统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思想。宋元时,其思想体系渐趋完善。围绕“正”与“统”的主次之辨反映了不时代的学者对政治伦理和统一天下之现实的认识态度的差异,从“名实”角度辨析二者关系则将“正统论”的探究上升到哲学层次。“正统论”的流行还与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夷夏之辨”的渗透并左右对民族关系的看法则是其具体表现。通对“正统论”思想体系及时代特点的剖析,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丰内涵,同时还有助于认识传统思想文化中糟粕与精华并存的现实。
正统论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和在空间上统一的特点的国家政权理论和史学理论。政治家讲正统,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 施工放样报验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