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核酶抗体酶模拟酶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核酶、抗体酶、模拟酶 内容 核酶 脱氧核酶 抗体酶 模拟酶 第一节 核酶 Ribozyme 一、发现 80年代初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Thomas Cech和美国耶鲁大学的Sidnery Altaman各自独立地发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T.Cech和S.Altman共同获得了198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Thomas Cech Sidnery Altaman 原生动物四膜虫的RNA剪切实验 RNase P: 催化tRNA前体的5’-端成为成熟的内切核酸酶 蛋白质部分 RNA部分 组成 1/4 3/4为RNA 分离后 无活性         无活性 RNA 部分在 Mg2+ 存在下,有 RNase P 作用。 RNA部分用SDS-酚抽提或者蛋白酶作用,都不受影响。 体外转录 从 E.coli 的基因在体外转录,得到的产物 RNase P 前体,同样能加工tRNA前体 RNase P-RNA 前体和 RNase P-蛋白质可以重组成全酶 意义 RNA型生物催化剂的发现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功能 核苷酸聚合酶的活性,催化肽键的形成,催化甲硫氨酰-tRNA的水解 底物除RNA外,还有氨基酸酯、多糖、DNA等。 1、剪接型核酶 剪接型核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既剪又接的方式除去内含子(Intron). 剪接型核酶分类   I类内含子  II类内含子 2、剪切型核酶 1、自身催化剪切型RNA 剪切机制 发夹(hairpin )结构 发现于三种不同植物RNA病毒(烟草环点病毒,菊苣黄色斑点病毒型和筷子芥花叶病毒) 二级结构模型 第三节  抗体酶 通过生物体免疫系统诱导产生的,具有底物过渡态结合部位的抗体,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抗体酶首先是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同时又具有酶提高化学反应速度的性质。 二、 抗体酶的原理及发展简述 1946年,Linus Pauling阐明酶与反应物的过渡态而不是基态发生特异结合。 1969年,Jencks提出通过免疫诱导产生抗底物过渡态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酶的催化活性。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明了单克隆技术,使抗体酶的获得成为可能。 三、抗体酶催化的反应: 左边是 酯 诱导反应 的半抗原 酰胺 脱羧 分子重排 2. 诱导法 五、抗体酶的筛选 1、ELISA法;筛选对半抗原有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 2、酶学活性检测法:直接用反应底物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抗体的酶活性 3、短过渡态类似物法:以过渡态类似物中含有的必需基团的基本结构单元做为筛选单克隆抗体的标准。 4、基因筛选法 :应用基因探针,对基因抗体库进行分析和筛选。 六、抗体酶的应用前景 1、 抗体酶在帮助戒毒方面的应用 Landry等用可卡因水解的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产生的单克隆抗体能催化可卡因的分解 水解后的可卡因片断失去可卡因刺激功能 2.抗体酶用于肿瘤治疗 抗体介导前药治疗(ADEPT)技术 将能水解前药释放出肿瘤细胞毒剂的酶和肿瘤专一性抗体相偶联 第四节 模拟酶 用合成高分子来模拟酶的结构、特性、作用原理以及酶在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 模拟酶的主要研究内容 模拟酶的金属辅基 模拟过氧化氢酶分子中的铁卟啉辅基 催化速率是血红蛋白的一万倍 模拟酶的活性功能基 模拟酶的高分子作用方式 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做骨架,引入活性功能基 聚亚乙基亚胺为骨架,引入十二烷基和咪唑基 模拟酶与底物的作用 模拟酶的性状 分类---按照模拟酶的属性 主-客体酶模型 胶束酶模型 肽酶 抗体酶 分子印迹酶模型 半合成酶 环糊精模拟酶 水解酶模拟 转氨酶模拟 大环聚醚模拟酶 水解酶模拟 肽合成酶模拟 分子印迹酶 制备对某一化合物具有选择性的聚合物的过程 分子印迹技术内容 选定印迹分子和功能单体,使二者发生互补反应 在印迹分子-单体复合物周围发生聚合反应 用抽提法从聚合物中除掉印迹分子 生物印迹 类似于分子印迹,只不过主体分子是生物分子。 模拟酶的展望 模拟酶的研究近年来进展比较大,但现阶段模似酶无论在催化效率,还是在专一性上都还比较差,要达到实际应用还要有大的技术和理论突破。 生物催化剂 酶:传统酶、抗体酶――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模拟酶:具有催化功能的非蛋白质非RNA非DNA 核酶:具有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