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长军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以前的讨论都是基于价格水平固定不变(P=1)的假定,本章将放开这个假定。 本章的目的在于求得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并且说明两者的作用如何造成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一节 总需求( AD)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整个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函数: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图形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它描述每一价格水平下相应的社会总支出。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一)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资产效应(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税收效应 国外购买效应 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 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P?? M/P ? ? r? ? I ? 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P? ? Wealth ?? C? 税收效应: P ?? 名义收入 ?? T ?? Yd? ? C和I ? 进出口效应: P? ? X ?,M? ? (X-M) ?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二)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一)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二)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整个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它由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与参与生产的生产要素所决定。 总供给函数: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供给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决定AS的因素 人力资源:由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构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海洋等一切可以用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东西。 资本积累:包括厂房、设备、高速公路等等人工生产出来的有形生产资料。 技术水平: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转换关系。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总产量是就业量的函数 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的均衡 AS曲线——分歧 1、古典学派,认为W和P具有完全伸缩性,劳动市场出清,总供给曲线是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2、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学派),W具有下降“刚性”,总供给曲线在小于充分就业时向右上方倾斜,充分就业时垂直。凯恩斯极端情况下为水平线。 3、新凯恩斯主义,短期:由于P和W具有粘性,AS向右上方倾斜;长期:P和W可以调整,所以AS曲线为垂直线。 第三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注意: 当价格水平偏低,如图中的P2时,实际工资偏高,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时,由于货币工资不能下降,就业量取决于需求量(短边)。 若价格水平偏高,高于P0,实际工资偏低,劳动需求量就会大于劳动供给量,货币工资会很快上升,从而实际工资上升,并使劳动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一种极端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AS曲线 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然而事实上劳动的需求方所支付的和劳动者所得到的只能是货币工资。因此双方都必须使用一定的价格指数P去除货币工资才能得到实际工资W/P。 合同期内货币工资W*保持不变(按照预期价格P*签订协议) 。 由于货币工资W*不变,所以价格变动导致实际工资变动,在以货币工资为纵轴的图上劳动需求曲线位置移动。 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合同工资W*对应的劳动需求量。 第六节 AD—AS模型 1、古典的AS-AD模型(政策含义) : 增加总需求不能增加产出和就业,只能带来价格水平上升。 第六节 AD—AS模型 2、凯恩斯的AS-AD模型(政策含义) : 只要产出小于充分就业,国家就可以用增加总需求的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 第六节 AD—AS模型 3、凯恩斯主义的AS-AD模型(政策含义) : 当小于充分就业时,增加总需求能够增加产出和就业,但也会导致价格水平上涨。 第六节 AD—AS模型 4、新凯恩斯主义的AS-AD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E1:经济萧条 E2:经济过度繁荣 第六节 AD—AS模型 E1:经济滞胀 最后的说明 AD曲线:迅速变化,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移动。 AS曲线:表示一个国家潜在的生产能力,只有当人口显著增加、劳动力的质量、资本积累和技术水平等明显提高时,才会向右平行移动,所以速度是最慢的。(P596) * * r 性质:一是总产量是总就业量的增函数;二是边际报酬递减。 收益,成本 利润 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垂直的理由: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自由伸缩、迅速调节,使得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45° 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推导 理由:价格水平P变动时,货币工资W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45°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推导 水平线表示:在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学案.pdf VIP
- GB_T50768-2012: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pdf VIP
-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2)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 VIP
- 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docx VIP
-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doc
- 生物材料学-生物矿化.ppt VIP
-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4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全屋定制基本知识PPT课件.pptx VIP
- 16J601 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