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刘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刘勰.ppt

第四节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 一、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东晋以后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年丧父,家贫未娶,奋发好学,博览群书。20岁时出家入南京定林寺,帮助名僧僧佑整理佛典,有十余年之久,并创作《文心雕龙》一书,深得一代文宗沈约器重, 刘勰近四十岁时始入仕途,官至步兵校尉,兼东宫通事舍人,受到爱好文学的昭明太子萧统的敬重。 后来受梁武帝之命,又入定林寺与僧人慧震合作编定佛经,完稿后即削发为僧,法名慧地。其后,不到一年则已辞世。 刘勰的一生,其人生历程,经历了入寺——入仕——入寺三个阶段,是齐梁时代一个出身贫寒的文人必然的历史归宿。 刘勰的思想之梦,不在于卑职微尘的仕途,而在于博大恢宏的《文心雕龙》,所以他《序志》篇最后一句表露写作心态时云:“文果载心,余心有寄”。《文心雕龙》乃是刘勰文心之所载,审美情趣之所寄。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刘勰的《文心雕龙》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多方面总结了前人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经验,同时最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文学和美学思想,从而建构成了中国文论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 历代著名文人,对《文心雕龙》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明代胡应麟说:“刘勰之评,议论精凿”,(《诗数·内编》) 清章学诚说:“文心体大而思精”。(《文史通义·诗话篇》) 鲁迅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苞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论诗题记》) 日本著名《文心雕龙》专家兴膳宏先生说:“《文心雕龙》规模宏大,体制详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了不起的杰作。在西欧早期文艺理论中,如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就没有《龙》著作那样的系统性。(兴膳宏《文心雕龙在日本》) 二、《文心雕龙》的学术文化渊源 刘勰《文心雕龙》是魏晋南北朝学术思想、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繁荣发展的产物。 刘勰精通儒学、佛学,当时融合儒道的玄学流行,他也受到了玄学的影响。《文心雕龙》一书,如刘勰本人所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但也显示出玄学、佛学的影响。 (一)《文心雕龙》与儒学 刘勰《文心雕龙》是以儒学为指导思想而写作成功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儒家思想对《文心雕龙》写作的指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原道”、“宗经”、“征圣”之说,其对后世影响最深者亦在此。 1、原道的观点 明道,是荀子文学观的核心,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很深,要求文学必须服务于政治,以人伦之道为创作与批评的标准。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立《原道》一篇,论述文道关系,认为一切文皆本于道。对此,刘勰在《原道》中说:“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道明”。 此所谓“道”者,一是指自然之道, 二是人伦之道。《原道》篇标举自然之道,即宇宙万物的自身规律、法则,但又提出圣人之文是阐明自然之道的,这就说明刘勰的“自然之道”与人伦之道是相通的,倡导“因文明道”。 刘勰发扬了荀子关于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儒家文学思想。 明道,是文学的本质;明道是文学的功能。把文学纳入明道的轨道,把儒家的圣贤之道作为文学的最高标准,这就是我国文学史上“道统”的思想纲领。 因此,从根本上说,刘勰所讲的“道”还是儒家之道,至少是以儒家之道为主体的。 2、尊儒的观点(征圣) 刘勰自称是孔子的信徒,以儒家“三不朽”为人生最高目标。在《文心雕龙》中,特立《征圣》篇,提倡作文应以圣贤为师。 刘勰尊儒,除孔子以外,首推荀子,次为孟子。儒家圣贤成为“道统”的代表,而且被尊为偶像,这固然有其深厚的政治原因,但也由于儒家学说在不同的时代获得不断发展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社会作用。 唐、宋古文家开列了一份“道统”人物名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其实,这名单的排列,刘勰早已拟定。 如果说,“原道”只是提出了一般的原则,那么“征圣”则给人们具体指定了作家必须学习的榜样,也即是“道德”的具体化。这也就是儒家文化渊源的具体化。 3、宗经的观点 原道、征圣、宗经是三位一体的。原道是形而上的概念,征圣是寻求“道”的实行者,而宗经则是从形而下的具体经典中去认识“道”的实际内容。 可以说,刘勰提倡的“圣贤之道”,最终道要体现在圣贤的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