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市场是区域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区域分工能否实现从根本上讲是由市场决定的。 要素禀赋是区域分工的供给约束,市场则是需求约束。 市场对区域分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结构和层次实现的。 (1)受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差异。 (2)同类商品或劳务的市场在区域之间还有多个层次。 3、市场的差异 * (1)区际贸易首先决定了区域分工是否能够发生。 (2)区际贸易对区域分工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3)区际贸易的长期开展使得区域之间的分工关系趋于稳定,从而促进区域分工的深化。 4、区际贸易 * 随着企业的跨部门、跨区域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区域分工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区域分工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差异性。 例如,现代企业集团内部的管理活动、研发活动、生产活动经常是空间分离的。企业总部、研发部门在发达区域,生产部门则在欠发达区域,于是,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因某个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而形成了分工关系。 5、企业组织结构 * 区域分工能够产生专业化效益。区域在专业化效益的诱导下,在经济发展决策中会有意识地去发展专业化生产,在没有区域专业化生产条件的区域,也会创造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虽然专业化效益不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初始原因,但是,区域对专业化效益的追求则会使原有的区域分工得以强化,并有意识地发展新的区域分工。 6、利益诱导 * (二)区域分工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供需信号,为区域之间开展分工发挥了指示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作用来形成区域分工,往往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摸索过程并付出相应的成本。 政府代表了区域的经济整体利益,有追求区域专业化效益的动机。 政府利用其信息优势,从区域经济的总体上分析和判断开展区域分工的机会,为区域内企业选择专业化生产领域提供指导。政府可以协调区域内的企业行为,组织更多的企业和要素投入到专业化生产之中,并利用政策和其它措施对专业化生产进行激励和保护。政府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为专业化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区域之间政府的沟通可以消除开展区域分工的许多障碍,使之得以顺利进行。 * 第二节 区域分工论 三、区域分工理论 * 二、区域分工理论 1、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用以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用。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国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末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 * 表8.1 绝对优势比较 商品 单位成本(劳动力) 英国 葡萄牙 布匹 4 6 红酒 8 3 英国有生产布匹的成本优势,葡萄牙有生产红酒的成本优势。 1个单位的布匹换1个单位的红酒,即英国4个劳动力相当于葡萄牙3个劳动力(生产率)。 * (英国劳动力全部生产布匹,共生产3个单位布匹。葡萄牙劳动力全部生产红酒,共生产3单位红酒。专业化分工后,多生产了1个单位的布匹和1个单位的红酒。) 在英国用生产1个单位红酒的劳动力(8个)用来生产布匹,可生产2个单位的布匹,和葡萄牙进行贸易,则可得到2个单位的红酒。 葡萄牙用生产1个单位布匹的劳动力可生产2个单位的红酒,如果和英国进行贸易,也可得到2个单位的布匹。这就是国际分工的经济理论基础。 * 2、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英)于1817年提出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产品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贸易仍然能使双方得到好处。 * 表8.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国家 呢绒 酒 葡萄牙 90 80 英国 100 120 英国生产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5(120/80)倍,呢绒是1.1(100/90)倍,因此,英国具有生产呢绒的比较优势;葡萄牙生产酒的成本是英国的2/3(80/120),呢绒的成本是90%(90/100),因此,葡萄牙生产酒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 如果两国进行合理分工,英国生产呢绒{呢绒是2.2[(100+120)/100]个单位},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