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企业目标说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 第一节 关于公司目标的一般理 论 授课人:宋耘博士 一、利润目标 1、利润最大化 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批评: (1)现代企业并不仅有一个目标,除了经济目标外,还有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 (2)把利润作为唯一的经济目标,显得过于简单。经理会在一系列不同的目标中寻求平衡。 (3)企业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实践中,利润最大化难于衡量。大量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其成为空谈。 (4)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大型公司中,经理们有追求非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主权。 2、环境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 3、令人满意的利润 (1)这一观点以现代管理决策理论为支持。 (2)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 企业满意利润质疑传统经济学 ? 当前的正统主流经济学认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否则就不能在竞争中存在,从而得出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的结论。 ? 反对理由: ? “最优”并不是企业行为的特征。 ? 现实经济中的均衡状态只能是暂时的而不能是长期的 ? 1982年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R·Nelson)和悉尼·G温特(Sideny·G·winter)的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问世,完整而严密的经济进化理论研究框架开始形成,并由此引发了对正统经济学的严峻挑战。 ★ 经济进化理论的相关论点: ? 正统经济学的经典思想掩盖了经济演变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它的两大理论前提“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均衡”阻碍了对经济变迁实际过程的本质认识。 ? 经济行为者(特别是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满意利润,但不是利润最大化。 ? 抛弃了正统经济学模型得以成立的所有成份全面的目标函数、明确界定的方案集合和企业完全理性的利润最大化选择,将惯例、搜寻和选择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增加股东的长期财富,以补偿他们承担的风险。”——Campbell Soup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 “我们只为一个原因而存在,那就是不断的将股东价值最大化。”――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 “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我们全部的经营和财务策略的目标。”――Equifax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 “我们的任务永远是创造新的价值和增加股东财富。”――Georgia-Pacific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 “我们将继续增加公司全体股东的价值。”――Transamerica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 三、公司其他目标 ? 1932年,美国经济学家伯利(Berle)和明斯(Means)出版了《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提出著名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命题,使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理论受到严峻挑战。 ?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企业管理者的多目标模型开始流行,鲍莫(Baumol,1959)、马瑞斯(Marris,1964)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1964)分别提出了企业最小利润约束下的销售收入最大化模型、最小股票价值约束下的企业增长最大化模型和最小利润约束下的管理者效用最大化模型。 (一)一定利润水平下的销售收入最大化 (1)销售收入是企业活动成效的关键衡量尺度。 (2)企业经理的薪酬、地位及其他报酬与企业经营规模的关系,比与盈利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公司规模使用销售收入而不是利润来衡量的。 (二)市场份额目标 案例:格兰仕与LG的价格战 (三)长期生存目标 1.生存是企业存在的前提。 根据库恩(Kuehn,1975)的调查,1957~1969年的13年间,英国3566家样本企业的生存率为52%,而米勒(Mueller,1986)的调查结果则表明,1950~1972年的23年间,美国1000家样本企业的生存率为58%。 2、在大企业的挤压下,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很突出。 3、大型企业、经营较好的公司也面临生存问题。 (四)质量目标 PPA与康泰克 著名药品不良反应伤害事件备忘:   -50年代,四环素广普抗菌口服药造成一大批“四环素牙”。   -1956年―1961年,欧美、日本治疗妊娠反应药反应停,导致一批“海豹胎儿”的产生。   -70―80年代,链霉素、庆大霉素抗菌消炎药导致一批耳聋残疾人的产生。   -90年代初,乙双吗啉用于治疗银屑病药会引起肿瘤。 (五)增长与扩展目标 关于海尔 (六)公司经理的个人目标 华尔街的丑闻 (七)社会责任目标 默克公司的选择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