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量性状的遗传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型相同时变异由环境决定 质量性状:表型之间截然不同,具有质的差别,用文字描述的性状称质量性状。如水稻的糯与粳,豌豆的饱满与皱褶等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用数字描述的性状。如作物的产量,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等。 数量性状的遗传在本质上与孟德尔式的遗传完全一样,只是需用多基因理论来解释。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由于以下原因有时很难确定: 区分的方法不同;小麦的籽粒颜色。 基因的对数不同;植株的高矮。 观察的层次不同;阈值性状,多胎。 数量性状基因数的估计 4n = F2代个体总/ F2代中极端个体数 例如:获得子二代22016个子代,其中极端子代86 个,计算所涉及的基因数。 4n = 22016/86=256 n=4 广义遗传率:H2=VG/VP=(VA+VD)/VP 狭义遗传率:h2=VA/VP VA: 加性方差,也叫育种值,可稳定遗传; VD: 显性方差,可遗传,但不稳定。 如何获得加性方差的值? 以一对等位基因Aa为例,计算遗传率(理论推导),设F2中3个基因型的平均效应是: AA,a;Aa,d;aa,-a F2平均值和遗传方差的计算 F2的遗传方差: VG=Σx2-(Σx)2=1/2a2+1/2d2-1/4d2=1/2a2+1/4d2 由定义: 广义遗传率:H2=VG/VP=(VF2-VE)/VF2 =(1/2Va+1/4Vd)/(1/2Va+1/4Vd+VE) 由于两亲代为纯合体,基因型相同,表型的变异可看作来自环境的影响,所以: VE=(1/2) × (VP1+VP2) 或VE=(1/3) × (VP1+VP2+VF1) 如果控制同一性状有n对基因:A,a;B,b;…N,n 则F2的遗传方差: VG=1/2 aa2+1/2 ab2+…+1/2 an2 … (VA) +1/4 da2+1/4 db2+…+1/4 dn2 ... (VD) 设:VA为加性效应产生的方差 VD为显性效应产生的方差 则表型方差VF2=1/2 Va+1/4 Vd+VE(表型方差可由观察值来计算。) 狭义遗传率:h2=VA/VP=(1/2 Va)/VF2 要求出VA,需消除VD,可用F1个体回交两个亲本(两个回交群体): F1(Aa) × P1(AA)得B1; F1(Aa) × P2(aa)得B2。 B1,B2的表型方差分别计算如下 B1的平均数和遗传方差的计算 (AA × Aa) B2的平均数和遗传方差的计算 Aa × aa B2的遗传方差:VB2=? (a2+d2) –[? (d-a)]2 =1/4× (a+d)2=1/4a2+1/2ad+1/4d2 由VB1,VB2可分离出加性方差VA 要消除ad互作,可将B1和B2相加平均,B1,B2遗传方差的平均值: ? (VGB1+VGB2)=1/4 (a2+d2) ? (VB1+VB2)= ? Va+ ? Vd+VE 而F2的表型方差 VF2= ? Va+ ? Vd+VE 由上述二式即可求出VA,进而求出狭义遗传率。 因此: V F2 – 1/2(VB1 + VB2) =(?Va+?Vd+VE)-(?Va+?Vd+VE)=1/4 Va 狭义遗传率h2=VA /VG+VE 世代 小麦抽穗期 表型方差 P1 13 11.04 P2 27 10.32 F1 18.5 5.24 F2 21.2 40.35 B1 15.6 17.35 B2 23.4 34.29 ? (VB1+VB2)= ? VA+ ? VD+VE = ?(17.35 + 34.29 ) =25.82 ? VA = VF2-? (VB1+VB2)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