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的变动幅度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动幅度。 ●第二阶段为规模报酬不变,即产量的变动幅度等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动幅度。 ●第三阶段是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的变动幅度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动幅度。 一、规模报酬变动的含义和阶段 1、含义: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 与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比较,MPL和MPK递减规律 具体分析见下 * (1)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Q=100 Q=300 2 8 4 Q=200 6 L O K R 2 4 6 8 规模报酬递增 * (2)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Q=100 Q=200 Q=300 2 8 4 6 2 4 6 8 L O K R 规模报酬不变 * (3)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L O K R 2 4 6 8 Q=300 2 8 6 4 Q=200 Q=100 规模报酬递减 * 二、规模报酬变动的数学说明 规模报酬不变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常叫做线性齐次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变动也可以用齐次生产函数来说明。 设有一生产函数: Q=f(L,K)。 如果该生产函数中的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以正实数λ以后,产量Q就是原来的λn倍,那么这个生产函数就叫n次齐次生产函数。 n>1时,规模报酬递增; n=1时,规模报酬不变; n<1时,规模报酬递减。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其中,A, α和β均为正常数,且0<α,β<1。 C-D生产函数为α+β次齐次函数,其规模收益取决于α+β 的大小。事实上,对于位意给定的非零常数λ ,有 当α+β1,即是规模报酬递增 当α+β=1,即是规模报酬不变 (线性齐次生产函数) 当α+β1,即是规模报酬递减 * C—D生产函数可以转换成对数线性的形式 * 1、企业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主要可以归结为分工协作带来的专业化利益和某些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1)分工协作带来的专业化利益。 (2)某些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3)资金融通、采购、销售、管理、广告和研究费用等方面。 2、企业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 规模过大遇到的管理方面的困难。 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 三、企业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 二、名词解释(1,2,3,4,5,8,10) 三、简答题(1,3) 四、论述题(1,3) 五、计算题(1,2,4) 第五章 生产理论作业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 MPAP AP? MPAP AP? MP0 TP? 进一步图示 Q L TP AP E L2 Ⅰ Ⅱ Ⅲ G MP O L3 L1 F A B MP=AP AP最大 MP=0 TP最大 * 一、等产量曲线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 三、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 四、等成本线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long run production function) 五、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六、生产扩展线与等斜线 * 一、等产量曲线(isoquant) 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 K B Q1 L A L1 L2 K1 K2 0 * 第一,在同一等产量曲线图中,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第二,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相交。 第三,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 第四、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L Q1 Q2 Q3 K 0 * 3、特殊生产函数等产量线 单独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其边际产量为0 L K L1 K1 Q3 Q2 Q1 B C 直角型等产量线 0 A (1)直角型等产量线(一种固定比例投入的等产量曲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 不能互相替代。 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 * (2)折线型等产量线(多种固定比例投入的等产量曲线) 折线型的等产量线:介于直线型和连续型等产量线之间。 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投入比例生产相同产量,且同一比例中要素之间具有完全替代性。 A、B、C、D、E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由原点出发的五条射线的斜率,分别代表两种要素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 折线型等产量线 K 0 L A B C ?D E 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