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 4.1 边际革命总论 4.2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特征 4.3 边际革命的兴起 4.4 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4.1 边际革命总论 一、题解与定义 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 代表人物: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马歇尔,克拉克等。 建立了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之一的“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的“革命性” 1、把经济理论(主要是价值论)建立在主观意义上,纳入主观心理的范畴。 2、宣称经济学是研究享乐并使其最大化的科学。 3、消费是追求和实现享乐的直接领域,因而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4、个人(家庭)的消费行为是研究的重点。 5、个人消费心理是经济分析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支撑点。 总结 “无论是经济学的结构,还是它的方法,都与古典经济学截然不同”(斯皮格尔,P.435) 二、边际革命图解 三个先驱人物 →兴起的三杰 →扩展与门派形成 →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一)三个先驱人物 1、【法国】古诺(1801~1877) 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1838年) 2、【德国】屠能(1783~1850) 孤立国(1826年第一卷;1850年第二卷) 3、【德国】戈森(1810~1858) 人类关系的法则及人类行为的规范(1854年 ) (二)兴起的三杰 1、【英】杰文斯(1835~1882)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 2、【奥地利】门格尔(1840~1921)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3、【法】瓦尔拉斯(1834~1910) 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 (三)扩展与门派形成 英国:埃奇沃思(1845~1926,数学心理学1881) 奥地利学派:门格尔(1840~1921)→庞巴维克(1851~1914,资本实证论,1888年)→维塞尔(1851~1926,自然价值,1889年) 洛桑学派:瓦尔拉斯(1834~1910)→帕累托(1848~1923,政治经济学讲义1906年) 剑桥学派:马歇尔(1842~1924) →庇古(1877~1959)《福利经济学》(1912年) 瑞典学派: 【瑞典】威克塞尔(1851~1926),《价值、资本与地租》(1893年),瑞典学派的先驱与奠基人,他影响了凯恩斯,也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先驱。真正的创始人是缪尔达尔(1898~1987)。 美国学派: 【美国】费雪(1867~1947):价值和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1892) 【美国】J.B.克拉克(1847~1938):财富的分配(1899年) (四)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厂商理论( theory of the firm)的形成。 【英国】琼罗宾逊(1903~1983):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年) 【美国】张伯伦(1899~1967):垄断竞争理论(1933年) 其他(略) 三、边际革命的三个先驱 1、【法国】古诺(1801—1877) 《关于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1838) 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把需求和成本等概念解释为函数性的概念。有了古诺,需求表和需求函数以及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就进入了经济学的文献; 提出了垄断理论,特别是双头垄断理论。厂商间的博弈。 三、边际革命的先驱 2、【德国】屠能(1783~1850)   《孤立国》(1826;1850)  边际生产力理论。 变量比例与替代原理。  利润最大化条件。 “屠能圈”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 “屠能圈” 市场化菜蔬园艺作物 森林 谷物种植带: 作物轮作、牧场、休耕地 备耕地:狩猎区 目前我国的经验事实 相反的事实。 设施园艺、“绣花”农业等存在于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 (1)交通? (2)城市化与不确定性? 三、边际革命的先驱 3、戈森(1810~1858) 《人类关系的法则及人类行为的规范》(1854年) 提出消费者心理感觉为基础的价值论。 第一定律:边际效用递减律。 第二定律:消费组合点在: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与花费在其他任何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相同的满足。 4.2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特征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创新 1.主观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劳动价值论; 2.研究领域从财富创造、经济增长转换到一定量资源的短期配置; 3.经济学的结构和方法都与古典经济学截然不同; 4.“均衡”成为经济分析的中心概念。 5.数学在经济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经济文献开始布满符号和曲线图。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