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病毒性肝炎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3-3 患者,男,28岁,因右上腹不适、乏力、伴恶心、 厌油食一周,近两天发现尿黄而就诊。查体:巩膜及 皮肤黄染,心肺无异常,肝大肋下约2cm、质软、有触 痛,脾未触及。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280 U/L, 血胆红素124.8μmol/L,尿中胆红素、尿胆原阳性。 病原学检测HBsAg、抗-HBc及HBeAg均阳性。 问题:①该患者患了哪种类型肝炎? ②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 ③根据上述病情制定出有关护理措施。 ④如何做好预防和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庚型等。 甲、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肝炎,病程约2-4个月,可呈暴发流行。 乙、丙、丁、庚型肝炎多表现为慢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且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粪-口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污染的手、用具、玩具 污染食物或直接与口接触 水传播:水源污染 食物传播:贝壳类食物等受粪便污染 媒介传播:苍蝇、蟑螂 食物污染 体液和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 输注血液和血制品 注射、针刺 牙科器械、医疗物品污染 血透 共用牙刷、剃刀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与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接触有关 性传播 母婴传播 产道分娩:约占80% 胎盘:约占5-20% 哺乳、喂养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是一种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占全部病例的0.2-0.5%,病死率80-90%。 五型肝炎均可引起重型肝炎。 极度乏力、食欲下降、频繁呕吐、腹胀等 黄疸进行性加深 出血倾向 中毒性鼓肠、腹水迅速增多 肝性脑病 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劳累 精神刺激 嗜酒 妊娠 使用损害肝脏药物 合并感染 重型肝炎分型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肝性脑病、肝脏明显缩小、肝臭出现较早。 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采取综合性治疗 以休息、营养为主 辅以适当药物治疗 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治疗要点 1.休息 急性肝炎强调早期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 慢性肝炎适当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但要避免过劳。 重型肝炎绝对卧床休息。 治疗要点 2.饮食 急性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 慢性期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以产氨少的乳类和蛋类为首选。 不宜进食过多的糖。 禁酒。 重型肝炎严格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 治疗要点 3.药物治疗 ①急性肝炎:主要是对症及支持治疗。 ②慢性肝炎:抗病毒、调整免疫、保肝、 抗肝纤维化 ③重型肝炎:一般和支持疗法、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治并发症、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移植 1.流行病学资料 有无家人患病史及与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史; 是否进食未煮熟的海产品如贝类或其他不洁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 是否接受过手术、血液透析、血液或血制品应用史、注射史等。 2.身心状况 ⑴症状评估:询问有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厌油食、腹胀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有无尿色改变; 有无发热、皮肤及巩膜黄染。 ⑵护理体检:注意皮肤和巩膜是否有黄疸及其程度; 肝脏大小及质地,有无压痛;有无蜘蛛痣、肝掌。 ⑶心理社会状况:因病程长,且有传染性,或害怕 转为慢性,或慢性肝炎久治不愈,害怕发展为肝 硬化或肝癌,久病经济负担加重而产生紧张、焦 虑、悲观等不良情绪。 3.辅助检查资料 ①肝功能检查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血清胆红素 血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血氨浓度 ②肝炎病毒病原学(标志物)检查 1.患者明确知道合理休息和饮食、正确用药、忌酒 对促进身体康复的重要性,配合治疗和护理。 2.食欲好转或恢复,营养状态改善,活动耐力改善或恢复,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3.患者掌握治疗肝病药物的一般常识,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正确面对慢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焦虑情绪减轻或消除。 4.患者能描述有关的危险因素,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患者和家属明确知道肝炎的传播途径,正确采取预防措施。 1.隔离与消毒 ①甲型、戊型肝炎实施消化道隔离,自发病之日起隔离期3周。 ②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实施血液/体液隔离。 ③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