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鸦战后的中国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班别 姓名 学号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 生活方面: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化。 【整合一】 列强侵华和农民阶级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 (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 (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前期 (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 (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1894年7月,日本军队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整合二】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2.在外国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二、洋务运动 1.原因: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 2.内容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19世纪70年代,打出“求富”的旗号,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3.评价 (1)洋务运动未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表现 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资产阶级诞生 【整合三】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及著作 影响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等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地主阶级洋务派 李鸿章、曾国藩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求富” 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王韬、郑观应 实行君主立宪,推行“商战”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启蒙作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