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 优点: 可以防止银行垄断。 有利于协调地方政府、工商企业与银行的关系。 银行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 银行管理层次少,便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缺点: 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 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会削弱银行的竞争力。 4、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制又称联合制,其特点是:由某一个人或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达到控制这些银行的目的。 理论背景: 1)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信用关系不够广泛,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 2)中央银行体制尚未产生,没有“最后贷款人”。银行经营管理更强调维护自身的流动性。 先进性:奠定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一些重要原则: 1)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 2)银行应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安全经营。 局限性:1)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具有相对稳定性 2)忽视贷款需求的多样化 3)忽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在经济萧条时就难以自动清偿。 进步性: 1)沿袭商业贷款理论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 2)丰富银行资产结构。 局限性: 1)限制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 2)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或证券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会受到损害。 进步性: 为银行拓展盈利性的新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更广泛,丰富银行经营管理思想,巩固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 局限性: 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是银行主观判断的经济参数。银行面临风险大。 进步性: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 缺陷:加大银行经营风险,增加银行经营成本,不利于其稳健经营。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业不到三年,就被迫关闭了呢?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 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在有关部门将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丁挤兑行为。 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