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2.2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pptVIP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2.2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2.2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三读”“三找”“三界定”破解非选择题 [经典示例] 2013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1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先生在1921年10月10日发表了一场演说,题目叫“辛亥革命之意义”。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非常伟大的革命:第一场是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结束了黄帝、尧舜以来的部落政治时代;第二场是秦汉革命,也即结束了三代贵族的革命;第三场就是辛亥革命,唤起了中国人的自觉。所谓“自觉”包括两点:第一,凡是中国人都要管中国事;第二,凡不是中国人就不能管中国事。前一点可称为民主精神,后一点就是民族主义了。 ——《世纪大讲堂:从富强到文雅》 材料二 “不管各种‘文明’豺狼现在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世界上的任何力量也不能恢复亚洲的旧的农奴制度,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列宁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5)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汤武革命”和“秦汉革命”的具体含义。材料一和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8分) [尝试应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 肯定与否定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成功与局限 君主专制政体 社会生活 民主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否是一场意外,并阐释你的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旭麓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民国”评价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五个词语以“成功与局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1.(2012·高考福建文综卷)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2012·高考北京卷)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 .南北和谈 * *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高考体验 课时作业 热点考向 规范答题 栏目顺序 返回 ● 请点击相关内容 史料研习 第一步:粗读 材料一主要记述了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从上海专车到南京赴任,宣誓就职的情形。 [读史三步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史 料 研 习 材料一 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临时政府成立记》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料研习 热点考向 规范答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