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一单元第2讲.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一单元第2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一单元第2讲

1.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解析:选D。汉初,既延续了秦的郡县制,又继承了周的分封制,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国并行制。 2.(2013·韶关模拟)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的是(  ) A.秦朝设立太尉 B.隋唐设立三省 C.宋代设枢密院 D.清代设军机处 解析:选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和所学史实可知宋朝的枢密院掌握军权。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根据材料信息“文人学士集团”“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这一特点的制度是科举制。 4.(2013·温州模拟)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解析:选D。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帝权力,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设三司使、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兵权。因此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材料信息判断应该是宋朝。秦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西汉是内外朝制,唐是三省六部制。故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5.《明律集解附例》载:“凡间织造违民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民间禁用龙凤图文,否则即获罪。龙凤图文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及皇后的专用图案,体现出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 6.(2013·潮州模拟)“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解析:选C。从题干中的票拟制度可知内阁仅是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不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因此,A、B、D三项排除,C项正确。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2:(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3: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些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第(1)问需要了解三省的职能,并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第(2)问从材料3中戴胄用“法”来规劝唐太宗,可知唐初君主受到当时大臣和法律的制约。回答特点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三省长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三省长官和君主之间的关系。第(3)问结合特点从三省的分工与牵制两个方面分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防止专权,皇帝一定程度上受三省长官制约,有利于达到总体政治上的清明。 答案:(1)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大臣和皇帝的意见。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 (2)唐代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

文档评论(0)

zhuangbi6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