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药 【特点】 进行性,是一种慢性锥体外系疾患; 退行性,以运动障碍为主,伴有记忆障碍、智力减退等症状; 高龄性,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症状】 1.静止性震颤 2.肌僵直(面具脸、关节僵硬) 3.运动障碍(语音单调、特殊步态、作复杂精细动作困难) 4.严重患者伴有记忆障碍、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卧床不起。 主要预防措施 1.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2.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 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5.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病因分类】 原发性: 慢性进行变性,病因不明,与年龄老化、 环境因素或家族遗传因素有关 继发性: 脑血管病、药源性、中毒、脑炎、脑外 伤、脑肿瘤、神经系统变性病的部分表现。 【发病机制】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纹状体多巴胺(抑制性递质)减少而Ach(兴奋性递质)相对增多。 根据以上发病机制,提出PD治疗思路 左旋多巴(L-dopa) 【药动学】 口服吸收快; 经肝代谢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帕金森病 L-dopa属DA的前体药,本身无药理活性,在脑内转化为DA,补充了纹状体中DA的不足,提高中枢DA神经功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功能,产生抗震颤麻痹的作用。 抗PD特点: 对多数(疗程一年以上,约75%)患者疗效显著 奏效慢,用药2~3周后出现体征的改善,1~6个月后疗效最强。 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对重症及年老体弱患者疗效差。 对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疗效好,对改善震颤症状疗效差。 对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 2.治疗肝昏迷 肝昏迷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血中苯乙胺、酪胺升高,在神经细胞内经β-羟化酶作用生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胺(伪递质),防碍正常神经功能。 用L-dopa后,在脑内转化为NA,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病人逐渐转为清醒。 特点:促苏醒效果好,但不能改善肝功。 【不良反应】 左旋多巴在外周生成DA所致。 1.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厌食(DA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所致) 2.心血管反应: 部分病人(约30%)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原因未明),表现头晕,偶见晕厥。 少数病人可致心动过速、心绞痛、心律失常(DA兴奋心脏β1受体所致) 3 .精神症状 失眠、焦虑、幻觉、谵妄等(与DA过度兴奋中脑-边缘系统有关) 4.异常不随意运动(左旋多巴长期用药) 如吐舌、点头、做怪相及舞蹈样动作,多在长期用药后出现,主要是由于DA补充过度有关,需减量。少数病人在长期用药后,可出现“开关现象”,表现为突然多动不安(开),转为全身产生强直不动(关),二者交替出现。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B6: 为多巴脱羧酶辅基,促使L-dopa在外周转为多巴胺,致其疗效下降,外周不良反应增加。 2.利血平: 耗竭DA,降低L-dopa疗效 3.抗精神病药: 阻断中枢DA受体,除降低L-dopa疗效外,还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4.MAO-A抑制剂(如优降宁等) 可↑DA的副作用,引起血压↑ 、心率↑ 、心绞痛,甚至心律失常。 5.脱羧酶抑制药(α-甲基多巴肼、苄丝肼、卡比多巴等) 可抑制L-dopa在外周转为多巴胺,故可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卡比多巴(carbidopa)苄丝肼(benserazide) 复方制剂 心宁美( L-dopa:卡比多巴=1:10) 美多巴( L-dopa:苄丝肼=1:2) 联合用药主要优点 1、提高左旋多巴疗效(增效) 2、减少外周副作用 3、减少左旋多巴用量(70~80%) 二、促进中枢DA释放及激动DA-R药金刚烷胺(amantadine) 【作用、用途】 1.抗帕金森病:对各种帕金森病均可缓解症状 机理:(不详)可能是: 1)促残存的DA能神经释放DA 2)直接激动DA受体 3)抑制DA被重摄取 4)抗胆碱作用 特点: 1)显效快(数天),维持短(6-8周疗效部分减退) 2)单用疗效不及L-多巴,但超过中枢抗胆碱药 3)与L-多巴有协同作用 应用:与L-多巴合用或用于不能耐受L-多巴者 2.抗病毒: 机理:阻止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穿入、脱壳,从而抑制其复制。 应用:防治亚洲甲型流感(对其它病毒无效) 【不良反应】 1.消化系反应: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