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针灸培训班学习班腧穴总论分析报告.ppt

怀化针灸培训班学习班腧穴总论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LOGO 针灸推拿学院2008级博士 刘密 导师 常小荣 教授 申湖南针灸学习培训班课件 一、腧穴的定义、发展、分类和命名 二、特定穴 三、腧穴定位法 (二)腧穴的发展 腧穴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无定位、无穴名、无归经 有定位、有穴名、无归经 有定位、有穴名、有归经 穴位数的发展 内经:160个 甲乙经:349个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个 针灸大成:359个 针灸逢源:361(2006年颁布的国标362个) 2.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 特点:有穴名、有定位、 有奇效、无归经。 3.阿是穴 通常是指该处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只是按压痛点取穴。 特点:无穴名、无定位、无归经、以痛为腧。 (四)腧穴的命名 3.形态功能类 (1)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脏腑功能命名:如脏腑背俞和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等(3)以经络阴阳命名: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都(腹)、阳纲(背)、阴陵泉、阳陵泉等。 (4)以穴位作用命名:如承浆、承泣、听会、迎香、廉泉、劳宫、气海、血海、光明、水分等。 (一)定义: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二)内容:五输穴、八脉交会穴、原穴、下合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6) 背俞穴、募穴 (2) 八会穴、交会穴 (2) 四肢肘、膝以下 在胸腹、背腰部的 在四肢躯干的 1.定义: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60个)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合 经 输 荥 井 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2.分布特点与组成 3.临床应用 井穴:急救,高热、昏厥。 荥穴:热病,具有泻热之功。 输穴: 治疗关节痛。 经穴: 治疗喘咳。 合穴: 治疗六腑病。 背俞穴 定义: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定位: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六脏六腑各有一相应的背俞穴,共十二个,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作用:治疗脏腑的慢性病、疑难病症 募穴 定义: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定位:六脏六腑各有一相应的募穴,共十二个,其部位都接近其相应的脏腑。 作用:治疗内脏的急性病症。即可单独使用,又可和俞穴配伍使用叫做“俞募配穴”。 郄穴 定义: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 定位:郄穴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作用: 阴经郄穴——多治血症 阳经郄穴——善治痛症 腧穴定位方法 腧穴定位法,又称取穴法,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 1.体表标志 2.骨度分寸 3.手指同身寸 4.简便取穴 体表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是指以患者本人的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穴位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比量法”和“指寸法”。 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 活动标志 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腕横纹 腕横纹 肘横纹 腋前纹 指伸肌腱 掌长肌腱 尺侧腕屈肌腱 桡侧腕屈 肌腱 肱二头肌腱 三角肌 股骨内侧髁 腓骨头 胫骨内侧髁 股骨大转子 内踝尖 外踝尖 趾长伸肌腱 拇长伸肌腱 骨度分寸法:又称骨度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短,并依据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标准。 9寸 3寸 12寸 9寸 8寸 5寸 8寸 胸剑联合 脐 耻骨联合 6寸 9寸 12寸 腋前纹 肘横纹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