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 一、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日本陷入这种困境的原因?为什么日本在对付衰退的过程中会发生货币政策失效? 原因分析 日本经济曾被誉为“将赶超美国”。但自1992年以来,长期陷于停滞阶段,长期衰退一直持续至1995年。长期衰退的原因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副作用引起股价和地位上升,即所谓的泡沫经济。 迄今为止,经济及产业中的“日本式结构”一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减轻后盾,但事实上,这种结构包含了几大矛盾,近年来早已露出端倪。而日本政府不去解决根本问题,却仅仅对现状(泡沫)感兴趣,以至于遭受历史上历时最长、最危险的经济衰退。 日本政府不愿触及这种结构性矛盾,只是老调重弹地采用政府扶植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难题。结果导致资金滚懂过剩,加上日元升值的影响,因而刮起了低利率、低通胀、高日元的狂潮,股票和债券需求量急增,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贫富差距悬殊,泡沫致富成为罪恶的源头。而日本政策当局只是采取紧缩金融,调高利率等手段推行抑制通胀政策,致使衰退长期化。 为什么货币政策失效? 阶段一:泡沫经济的形成(1985-1989) 1985年9月的广场会议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广场会议的目地是通过国际协调促使美元贬值,从而使美国得以减少贸易逆差。事实上,在广场会议召开之际,美元已经开始贬值,使日本和德国的出口遭受沉重打击。由于担心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美国希望通过削弱日元和马克来实现美元的稳定,便对日本和德国施加压力,要求两国降低利息率。 1987年3月,遵照卢浮宫协议,日本银行把公定利息率降到2.5%的战后最低水平。另一方面,由于1986年日本的经济增长只有2.6%,为了刺激内需,似乎确定也有必要降低利息率。但事实是,日本银行在1986年已经四次降息,公定贴现率降低到2.5%,并将其保持了两年零三个月显然是个决策失误,它是造成日本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日本中央银行公定贴现率下调过程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在“双松”的政策下,史无前例的低利率和货币供给的过剩为经济泡沫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大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哟趁股市上涨之际,继续通过发行股票以及转换债券等金融工具,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更多的资金。但是通过低成本筹集到的这些资金并没有完全用到企业的设备投资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流向了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助长了资产价格的膨胀。 到了1987年1月21日,日本国税厅发布的个都道府县所在地的最临街地价的平均值比上一年上涨了19.6%,是上一年(1986)年得2倍。东京证券交易所部平均股价在1987年4月10日也涨到了23216日元,该值比1986年10月的最低价猛涨了46%。泡沫经济至此形成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日本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的货币政策是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效果为: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对外贸易顺差短扩大,为缓解贸易摩擦日元升值---经济出现下滑现象---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调拆借利率刺激经济---利率下降,出现流动性过剩---股票、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资产价格急剧膨胀---泡沫经济产生。 阶段二:泡沫经济的破裂(1989-1991) 泡沫经济是一种无法长期维持的不稳定状态。如果听任泡沫经济的发展,让其突然自动破灭,经济就会陷入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设法是泡沫经济逐渐收缩。1989年5月31日,在维持了两年多2.5%的低利息率之后,日本银行改变了货币政策方向,把公定贴现率提高到到3.25%。这也是日本政府自1980年3月以来都一次提高公定贴现率。 1989年底,强烈主张抑制泡沫经济的三重野康出任日本银行总裁,他上任伊始便把公定贴现率从3.75%提高到4.25%,日本超低利息率的宽松货币时代终于结束。三重野康本希望日本的股价和房地产的价格有秩序的回落,但日本的经济泡沫却突然开始崩溃。 1990年4月,大藏省要求银行对房地产公司贷款的增长速度不得超过气贷款总额的增长速度。从1989年5月底到1990年8月底,日本银行一共五次提高公定贴现率,公定贴现率达到6%。在1990年9月,日本银行又通过所谓的“窗口指导”要求所有都市银行把1990年第四季的新增贷款额减少30%。 随着公定贴现率的上升,短期利息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也节节上升。1990年9月,三个月期CD利息率超过了8%,政府债券收益率则接近9%,1991年第二季度隔夜拆借利息率也超过了8%,1990年日本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跌倒7.4%,1991年更是猛跌倒2.3%。 日本中央银行贴现率上调过程(1989年-1990年) 综上分析,这次的突然的货币政策效果是:为控制通胀防止过热---紧缩银根--- 提高公定贴现率---短期利率提高---股价市值、地价不断下跌---需求减退,企业破产---金融业巨额不良债权与金融机构破产---经济增长急剧下降,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