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中有危害的品种 瘦肉精(远期危害可致癌) 三聚氰胺(影响肾功能、导致肾结石) 苏丹红 (远期危害可致癌) 吊白块(远期危害可致癌) 福尔马林(可致癌) 孔雀石绿 苯甲酸钠 * 卫生部公布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 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 苏丹红 王金黄、块黄 蛋白精、三聚氰胺 硼酸与硼砂 硫氰酸钠 玫瑰红B、罗丹明B 美术绿、铅铬绿 碱性嫩黄 * 酸性橙 工业用甲醛 工业用火碱 一氧化碳 硫化钠 工业硫磺 工业染料 罂粟壳 *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 添加剂品种名单!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超量或超范围 (诱惑红、日落黄等)使用。 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酸度调节剂 (己二酸等)的超量使用。 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 面粉处理剂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 残留量超标准 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钠等)。 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 (糖精钠、甜蜜素等) 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的过氧化苯甲酰. * 调味品和 其它食品 的营养价值 ! sym * 一、调味品的功能 老百姓开门不忘:柴、米、盐、油、酱、醋 茶、酒、糖果、巧克力。 调味品:一是满足食物烹调加工及人们饮食 习惯需要佐剂。 调味品:二是补充人体某些营养素的一个途径。 调味品:三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 调味品分类: 1.发酵调味品: 谷类和豆类经微生物发酵而成. 2.酱 腌 菜 类: 酱渍、糖渍、糖醋渍、糟渍、盐渍. 3.香 辛 料 类: 辣椒、胡椒、茴香、八角、和香菜、 葱、姜、蒜等 4.复合调味品类:包括固态、半固态、液态或者 分为开胃、风味、方便、增鲜剂等 5.其它调味品: 盐、糖、调味油等 6.各种食品添加剂 * 调味品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1.酱油和酱类调味品 以小麦、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调制而成 酱油 酱类 风味酱油 豆酱 营养酱油 甜面酱 固体酱油 豆瓣酱 * 酱油和酱类调味品 酱及酱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维生素和矿物质: 含有B族维生素: vitB1 vitB2、vitPP 氯化钠的含量占12%~14% 有机酸和芳香物质 * 注 意: 除高级瓶装酱油和标明的可以生食外,一般散装酱油买回后应加热煮沸冷却后,作为调料使用. 防止酱油长白膜,还可在酱油中滴几滴食用油或放几瓣蒜. * 醋类调味品: 按原料分:粮食醋(米醋) 水果醋 (柿子醋、苹果醋) 按生产工艺分:酿造醋*(经发酵) 配制醋** (勾兑) 调味醋**(加作料) * 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并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 炒菜时加醋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凉拌菜时放醋可起调味和杀菌的作用 烧鱼炖肉骨汤时放醋,不仅能解除鱼腥,还能促进食物中的钙溶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