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哺乳动物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一章 哺乳动物纲

妊娠: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完成胚胎发育的过程。 胎生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了保护、营养、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保证了酶活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以乳汁哺育幼兽,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和保护下迅速成长。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使哺乳类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形成了陆栖、穴居、飞翔和水栖等多种生态类群。 皮肤的主要特点 ①表皮和真皮均加厚:表皮角质层发达,人有几十层,象、犀牛、河马、猪有几百层,称硬皮动物。 骆驼缺少瓣胃,只有3个胃。 瘤胃、网胃周围生出许多小囊,囊内贮存水,以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生活。 静脉:静脉系统趋于简化,主要表现在: (1)出现奇静脉(右侧)及半奇静脉(左侧),相当于低等四足动物退化的后主静脉前段,收集背侧及肋骨间静脉血液,注入前大静脉回心。 (2) 成对的前主静脉和后主静脉,被单一的前大静脉(上腔静脉)和后大静脉(下腔静脉)代替。 (3)肾门静脉消失,尾部及后肢的血液注入后大静脉回心,使尾及后肢血液回流时,减少了一次通过微细血管的过程,加快了血流速度和提高血压。 (4)腹静脉在成体消失。 淋巴系统辅助静脉血液回心,淋巴管内有瓣膜防止淋巴液逆流。 淋巴系统发达,与动、静脉血管压力较大,组织液难于直接经静脉回心有关。 小肠的淋巴管(乳糜管)携带脂肪经胸导管注入前大静脉回心。 水中的哺乳类,躯体与水的密度相近,声波可以直接穿过躯体而达于耳。 视觉良好:但一般哺乳类的辩色能力差,灵长类色觉敏锐。 瞬膜退化。 夜出性动物有银膜。 内分泌的自我调节是通过反馈作用实现。 每种激素都具有特异性,机体对激素有选择性。 2.主要内分泌腺种类与功能(自学) 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等。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 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类群,保留着一些近似于爬行类的原始特征: 卵生,具泄殖腔,以单一泄殖腔孔开口体外,称为单孔类。 成体口腔内无齿,代以角质鞘。 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 无乳头。 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 体表披毛。 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幼仔。 具横膈膜。 体温在26-35℃之间,为变温向恒温过渡的中间类型。 原兽亚纲分布在澳大利亚,有二个科:鸭嘴兽科,针鼹科。 代表动物: 鸭嘴兽、针鼹 二、后兽亚纲(有袋亚纲) 低等哺乳动物,如袋鼠、袋狼、袋熊等。 胎生,但不具真正的胎盘,胚胎借卵黄囊(不是尿囊)与母体接触,幼仔发育不良。 母体具育婴袋。 具乳头,乳头位于育婴袋中。 大脑皮层不发达,不具胼胝体。 体温在33-35℃间波动。 代表动物:袋鼠、袋熊、袋兔、袋狼、袋鼬、袋貂。 澳洲大陆由于很早即与地球的主要大陆隔离,高等哺乳类(有胎盘类)未能侵入。 有袋类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了类似有胎盘类的各种生态类群。 以肉食为生:袋狼、袋鼬等。 草食类:袋鼠(生活方式似鹿、羊和羚羊),以及类似于啮齿类(旱獭、松鼠、兔)生活方式的袋熊、袋貂和袋兔。 澳洲大陆是研究动物适应辐射和进化趋同的重要对象。 三、真兽亚纲(Eutheria) 为哺乳动物的高等类群,共有18个目,在我国有14个目分布。 胎生,具真正的胎盘。 乳腺充分发育,有乳头。 无泄殖腔,消化道以肛门单向体外开口。 大脑皮层发达,具胼胝体。 体温恒定,一般在37C左右 1.食虫目(Insectivora): 个体小,吻部细,牙齿结构原始,齿尖锐而分化不明显。 1.1(刺)猬科: 1.2.鼩鼱科 体小似鼠,眼小,耳小,缺颧骨,上下和第一门齿特别发达,犬齿退化。 鼩鼱 ,体长6-8cm,尾长3-5cm,栗褐色,吻部尖细,能缩。 2.树鼩目 Scandentia 2.1树鼩科 体似松鼠,吻尖长,尾毛蓬松,两侧对生,有完整的眼眶骨环,眼窝与颞窝分开。我国仅1种。代表动物树鼩,分布我国云南、广西及海南岛。 3.翼手目(Chiroptera) :? 唯一能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 前肢特化,具特别延长的指骨。 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冀膜,借以飞翔。 前肢仅第1或第1-2指端具爪。 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栖息。 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 齿尖锐,适于食虫,多数以果实为主食,少数种类特化为吸血。 夜行性。常见代表如蝙蝠。 4.灵长目(Primates): 树栖生活,只有狒狒和人例外,在地面生活,群栖。杂食性。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 除少数种类外,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相对,适于树栖攀缘及握物。 锁骨发达,手掌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 指(趾)端部多具指甲。 大脑半球高度发达。 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雌兽有月经。 常见类群有:懒猴科 、卷尾猴科、猴科、长臂猿科、猩猩科、人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