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 —— 种群生态学 1、1 种群的基本概念 1 种群(population)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集合群。 种群这个术语在生物学科中广泛应用,除生态学外,在进化论、遗传学和生物地理学中也经常使用。 2 种群虽是由许多个体集合而成,但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 3 种群是物种(species)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4 种群的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常由研究者根据调查目的予以划定。 5 种群可以由单体生物(Unitary organism)或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组成。 6 群体特性 种群除了与组成种群的个体具有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外,如生长、分化(性别等)、进化、死亡等,还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群体特性,例如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年龄结构和性比等。 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1.2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应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①空间特征,即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 ②数量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③遗传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① 有多少?②分布情况 ③变动规律 ④变动因素 1.2.1 种群密度 1.2.2 种群的空间结构 1.2.3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1.2.4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1.2.5 生命表 1.2.6 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rm 种群特征一般为统计学特征,包括: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②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③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等。 1.2.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的个体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具体数量统计方法随生物种类或栖息地条件而异 。 种群密度的统计首先就是划分研究种群的边界,森林呈大面积连续分布,种群边界不明显,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研究者根据需要自己确定种群边界 生态密度: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有的有效空间)内的个体数; 粗密度: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如一片面积为10hm2的马尾松林,林木总株数为30 000株,但其中有2hm2的面积为裸露的岩石,2 hm2的水域面积,因此,实际分布有马尾松林的面积只有6 hm2。则该马尾松林的粗密度为3 000株/hm2、生态密度为5 000株/ hm2。 相对密度:是指一个种群的株数占样地内所有种群总株数的百分比。 1种群密度过大时,每一种生物都会以特有的方式作出反应,如森林自然稀疏(如下图所示); 1.2.2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内个体在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称为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spatial pattern)或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它是由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 1.2.2.1 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 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随机型(random)、均匀型(uniform)和集群(成群)型(clumped)(图3-1)。 (2) 均匀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上是等距离分布形式。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所引起的。 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林冠)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干燥地区所特有的自毒(autotoxin)现象,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是导致均匀分布的另一个原因。人工林属于均匀分布,但它是由于人为均匀栽植而形成的。 (3)集群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这种分布格局即为集群分布,也叫成群分布和聚群分布。集群分布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集群分布形成的原因: ①种群的繁殖特点。 ②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环境条件的差异。 ③种内种间的相互作用。 ④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收集和贮藏能导致植物的集群生长。 种群个体的集群分布是对自然的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它有许多有利的方面: ①具有保护作用; ②利于繁殖; ③增加个体间的基因交流,丰富遗传多样性; ④有益的种内竞争。 同一种群的分布格局并不一定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