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视阈的形象书写——试论赛珍珠姐妹笔下的镇江
跨文化视阈的形象书写
——试论赛珍珠姐妹笔下的近代镇江
周小英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摘要:赛氏姐妹,一个出生在美国,一个出生在镇江,虽为美国人,却都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尤其是对镇江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跨文化视阈。在她们自我文化身份的体现下,一个富庶的水运港口城市应运而生,而其周边的农村世界则类如桃花源般井然有序。最终,随着西方文明的侵入,镇江日渐由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度。
关键词:赛珍珠、格蕾丝、镇江形象、港口城市、桃花源、现代化
Abstract:
The sisters of Pearl S. Buck and Grace S. Yaukey, one born in America, the other born in Zhenjiang of China, though Americans, had lived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and especially loved Zhenjiang deeply. Their special life experience attributes to their . Under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cultural indetities, a rich port city came into being, while the countryside along the city was just like a .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Zhenjiang gradually was transferred from a into a modern city.
Key words:Pearl S. Buck, Grace S. Yaukey, the Image of Zhenjiang, a port city, modernization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自4岁始来到镇江,在镇江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女时光,并将之认定为自己的“中国故乡”,我们在她众多作品里也确实领略了镇江的风土人情。为此,要探讨近代外国人笔下的镇江,赛珍珠无疑是不可规避的。2010年,笔者接受镇江市赛珍珠纪念馆的邀请,参加学术著作《寻绎赛珍珠的中国故乡》一书的写作任务,在资料的整理和翻译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得到了赛珍珠委托妹妹格蕾丝(Grace)用笔名科妮莉亚·斯宾塞(Cornelia Spencer)The Exiles Daughter: A Biography of Pearl S. Buck)。该书由赛珍珠亲自编辑,自然也沿袭了赛珍珠一贯的思想脉络,而且其写作手法细腻,文笔流畅,全书对镇江的书写似乎比赛珍珠更为细致和详尽。这无疑为我们探讨近代镇江形象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 “异国形象”,按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教授巴柔的说法,是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 1.155显然,当代西方形象学研究注重的是“我”与“他者”的互动性。“他者”是作为与“自我”互为对立,而又互为存在的意义而得到表现的。可见,“自我”的文化身份对他者的体现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赛珍珠和格蕾丝是同胞姐妹,尽管一个出生在美国,一个出生在中国镇江,但二人只差7岁,几乎一起长大,同住一个屋,一起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有相似的教育经历,并一起经历了人生的起起浮浮,最终,深处中美两国世界的经历使得姐妹俩都具有“两种文化背景、两种思维方式、两种民族感情”2,从而带有了双重文化身份。这独特的文化身份毫无疑问会左右她们对镇江的书写。
一、富庶的水运港口
和其他近代外国人一样,赛珍珠首先提到的是镇江那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马可·波罗的时候起,这儿(即镇江)就以它巨大的庙宇,宝塔和它茂盛的商业而闻名,它自古以来即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叉口上”3.82。不过,这个地理位置却让她对这个城市带了一丝惋惜和愤恨之意“我居住的镇江深受战争之苦,因为它不失为一个战略要地。它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运往北京的货物和税金都要经过这里。”4.18而妹妹首次提到镇江时,也写道:“镇江要大一些,是南边一个港口城市。”5.17不管怎样,这独特的地理位置,最终造就了镇江商贸的繁盛。在赛氏姐妹笔下,我们均能领略此点:“天气好时,很多船就停靠在附近江岸。有平坦的货船,也有蒸汽船,突突冒着厚重的煤油烟,像一个男人在打嗝。”5.20镇江物产丰富得让姐妹俩终身难忘: “春天,我们吃芦苇叶包的粽子,将煮的咸鸭蛋切成片吃。……夏天,我们温酒吃螃蟹。……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精美食物是芝麻糖。”4.23那里的人们,无论贫富,都是美食家。人们和谐、友爱,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