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三维光盘存储系统与相关技术研究.pdf

飞秒激光三维光盘存储系统与相关技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 摘 要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的数字化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如此大的信息量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来支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No及“863”项目(MEMS2003AA404050)的资助下, 本论文结会双光子三维共焦荧光存储技术与现有光盘存储伺服技术,提出了飞秒 激光三维光盘存储系统设计方案,搭建了一套双光子三维光盘存储实验系统,并 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首先,通过对目前国际上研究的多种多层盘片伺服方案的分析,结合在像差 校正中应用的双元透镜控制技术,设计了三维光盘存储系统变焦选层方案,并详 细分析了系统跟踪和选层过程中。音圈电机的致动曲线。考虑到变焦选层方案控 制及光学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双光头异俱l方案,作为本论文飞秒激光三维光盘 存储系统的实现模型,并分析计算了由于制造、装配原因导致的双光头轴向、径 向同步误差。提出共焦模块光强伺服控制技术,并利用光致漂白材料存储结果的 标定行数据进行m戤lab模拟仿真。 其次,利用共焦荧光显微原理及其三维光学传递函数,分析了本实验系统共 焦模块参数对单、双光子共焦荧光读取分辨率的影响.单光子共焦荧光系统共焦 小孔直径10.4岬时,层析能力比采用208.4pm共焦d,tL提高了3.6倍。双光子 共焦荧光系统共焦小孔直径7.8pm时,层析能力比采用156.71tm共焦小孔提高 了1.56倍。离焦量大时,双光子共焦荧光系统比单光子共焦荧光系统有更好的 轴向响应。通过已知大小荧光物双光子共焦荧光成像实验,验证了共焦小孔赢径 与系统横向轴向分辨率的反比关系。 然后,完成飞秒激光三维光盘存储系统伺服模块的硬件设计和制作,实现伺 服模块功能。完成共焦模块读写光路的设计和搭建,完成共焦模块同步控制电路 的设计和制作。根据实测的双光头同步控制电路聚焦输入输出信号,辨识同步控 制电路聚焦控制模型,仿真曲线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二者符合度为78.02595. 搭建双光头同步聚焦误差检测实验装置,检测、计算各激振频率下的同步聚焦误 差幅值。选择二苯乙烯类衍生物光致漂白材料旋涂在DVD盘片上进行双光头原理 中国科掌技术大学博t硷丈 实验,获得初步的实验结果。 最后,改建了基于平移台的存储实验系统,进行飞秒激光三维光存储材料研 究。在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类衍生物)掺杂的Pt,IMA膜中存储两层数据,点 间距41.tin,层间距81am。在光致漂白材料(二苯乙烯类衍生物BPSBP)掺杂的 P姒A聚合物膜中实现三层信息存储,点间距41tm,层间距15p.m。在微爆材料 为8.m。通过三种材料光化学物理特性及三维光存储实验研究,本论文的飞秒激 光三维光盘存储系统选择光致漂白材料和双光子共焦荧光读取方式。 本论文对飞秒激光三维光盘存储系统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对实用化过程 中的相关问题作了讨论和展望,为三维光存储技术产品化打下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飞秒激光三维光盘存储双光头共焦荧光聚焦和循道伺服 II 中日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 Abstract The data needfor is the of storage by explosive,triggereddevelopment multimediaand networks.Massdevicesare electroniccommunication storage tofulfillthe demands.一 necessary increasing been Afemtosecondlaserthree—dimensionaldisc has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