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TERf重点
Chapter 4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Single Member---Stability第4章 单个构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 单个构件的稳定问题,包括构件的整体稳定和组成构件的板件稳定。 4.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bility Problem 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2 Overall Stability of Axially Compressed Members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4.3 Section Calculations of Solid Web Column 实腹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显然,当P→PE 时,δ→∞,这表明在达到临界荷载时,构件的刚度(stiffness)退化为零,从而无法保持稳定平衡。 稳定(stability)丧失的过程的本质是压力使构件弯曲刚度减小,直至消失的过程。 由(4-5)式中的二阶位移表达式可以看出,位移与外力之间是非线性关系(nonlinearity ),因此叠加原理不再适用于稳定分析( stability analysis )。 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es)是一种初始应力,是对构件稳定承载能力影响最大的力学缺陷。 实际构件稳定承载能力的确定是一个计及几何缺陷(geometrical imperfections)和力学缺陷(mechanical imperfections),对整体结构进行弹塑性二阶分析 。 而这种分析只能以数值方法求解。 最著名的简化处理杆件的非弹性稳定问题的方法是: 切线模量理论和折算模量理论。 试验研究表明,临界力与切线模量理论(tangent modulus theory)的Pt比较接近。 4.1.4 Diversity、wholeness and relativity of stability稳定的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关性 失稳现象的多样性 :弯曲屈曲、扭转屈曲或弯扭屈曲。 稳定的整体性 :构件是结构的组成单元,相邻构件对其起约束作用。围护结构与承重结构之间也存在约束作用。 稳定的相关性 :表现为不同失稳模式的耦合作用,构件的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的相关性,和组成构件的板件之间的相互约束。 鉴于局部屈曲制约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承载力和截面转动能力,可将这些构件的截面按受力和变形要求划分为五个等级: S1:用于塑性设计的构件,截面达到全塑性,且塑性铰截面有一定的转动能力。 S2:截面达到全塑性,且截面的转动能力有限; S3:截面出现部分塑性,满足 S4:满足边缘屈服的要求, γx =1; S5:局部屈曲先于边缘屈服。 并规定各个等级的板件宽(高)厚比限值,发展塑性的截面对板件宽厚比要求极为严格。 4.2 Overall Stability of Axially Compressed Members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4.2.1 纵向残余应力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2.2 构件初弯曲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2.3构件初偏心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2.4 杆端约束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2.1 Effect of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es on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axially compressed members纵向残余应力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残余应力 (residual stresses)是存在于截面内自相平衡的初始应力。形成因素有: (1)来源于焊接(welding)的残余应力是钢结构的一种主要残余应力。 (2)型钢在轧制(rolling)后不同部位冷却不均匀。 (3)构件经冷校正(cold correction)后有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4)板边缘经火焰切割(flame cut)后和焊接有类似的效应。 残余应力的分布(distribution)和数值(value)不仅与构件的加工条件(process condition)有关,而且还受截面的形状(shape)和尺寸(dimension)的影响。 4.2.5 Overall stability computation for axially compressed members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计算(弯曲屈曲) 1.轴心受压柱的实际承载力验算 轴心受压柱的极限承载力取决于: 柱的计算长度(effective length) 初弯曲(initial out-of-straightness) 残余应力的分布与峰值 (distribution and peak value of resid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5.2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S系列-STARFISH-SYK SYM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使用说明书(V1.80)(外发).pdf VIP
- 2019年中级标准化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完整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银行信贷业务中担保方式调查.ppt VIP
- 马哲演讲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件.pptx VIP
- 标准化工程师考试题库.docx VIP
- 《矛盾分析法复习》课件.ppt VIP
- 矛盾分析法课件.ppt VIP
- 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docx VIP
- 心肺复苏及电除颤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