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诊断要点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细胞体积测量-V 运用库尔特原理(国际参考方法)测量整个细胞的体积。 细胞高频传导性测量-C 运用高频电磁波探针测量细胞的内含物密度和细胞大小。 细胞阻光性 阻光性是将细胞体积对其高频传导信息的影响去除的参数。它可以更确切地反映细胞的 内含物特征。 细胞的激光散射性测量-S 转动激光散射反映细胞的内部结构、颗粒性、和表面形态。 * * * * * * * * * * * * 成熟血细胞的各种异常形态 红细胞大小异常 红细胞大小异常:a.小红细胞 b.大红细胞 c.巨红细胞 d.超巨红细胞 e.环形红细胞 f.晚幼红细胞脱出的细胞核 红细胞形态异常1 球形红细胞(A)25.0%时,见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消失,厚度增大。自免溶贫时可见少量此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B)细胞呈卵圆形、椭圆形、棒状或蜡肠样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25%,巨幼贫时也可出现 口形红细胞(C)中央苍白区象微张的鱼口,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0%,DIC时也可见到此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D)见于棘形红细胞增多症 ,25%.酒精中毒、尿毒症时可见 红细胞形态异常2 a.红细胞碎片 ,鉴于DIC、溶贫及溶血尿毒症。 b.泪滴形红细胞 ,主要见于骨纤,也可见于地贫或溶贫 c.锯齿形红细胞 d.盔形红细胞 ,见于DIC e.镰形红细胞,偏亚硫酸钠处理形成,见于HBS病 红细胞形态异常3 红细胞形态异常3: a.典型的靶形红细胞 ,血红蛋白集中于红细胞中央和边缘,形态似靶子,此细胞20%时,考虑地贫可能 b.半岛形红细胞 c.半月形红细胞 d.拖鞋形红细胞 e.环形红细胞 。见于骨纤 f.巨大血小板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a.嗜碱性红细胞 b.嗜多色性红细胞 c.低色素性红细胞 d.高色素性红细胞 e.低色素性大红细胞 f.中幼红 g.晚幼红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1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1: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深紫色或黑蓝色粗大的中毒颗粒,并可见粒细胞空泡变性,大小不均,核象左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2 中性粒细胞胞浆空泡变化,胞浆中出现Dohle小体,为中性粒细胞胞浆内保留嗜碱性区域,是核浆发育不平衡的表现。最早发现于惺红热的血象,常见于严重感染、中毒、大面积烧伤。核棘突及中性粒细胞胞核分叶过多。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3 1.核棘突 2.核碎裂,核固缩,常见于感染及中毒及放射线过量 中性粒细胞核鼓槌状物 中性粒细胞鼓槌状物:核上鼓槌状的小突起,形如网球拍或高尔夫球棍,可能由X或Y染色体浓缩形成。对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有诊断价值。 异形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的异常形态。a、 Ⅰ型(泡沫型)胞体似淋巴细胞,胞质丰富。b、 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外形不规则,胞浆丰富呈花边 c、 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圆形,胞浆量多,染色质细致,可见核仁,形似幼稚细胞。常见于病毒感染,比如传单、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 血小板形态异常1 血小板形态异常1正常血小板2-4um A、小血小板2um,多见于缺铁贫。B、大血小板,5-7.5um,见于ITP。C、巨血小板,7.5um D、蛇形血小板,见于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的形态异常2 A、血小板散在分布(血小板无力症)B、血小板大簇状聚集。C、星芒状血小板。D、巨大杆状血小板。均见于血小板增多症 5.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未成熟的红细胞,红细胞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尚需24~48小时合成最后20%的血红蛋白,残余的蓝染色后,可分为五型: 0型:花冠型,晚幼红细胞周围有浓密的兰色网状物。正常为0% Ⅰ型:丝球型,无核红细胞中央有浓密的兰色网状物。正常为0% Ⅱ型: 网型,无核红细胞中央有疏松大孔眼的网状物。正常为 0.08% Ⅲ型: 破网型,网状物减少,由点状颗粒形成残破不全的网状.正常为0.15% Ⅳ型: 点粒型,只有少数兰色点状颗粒或极小的网状残余,散布与红细胞内,正常人为0.56% 正常值:0.5~1.5% 各种网织红细胞 各种网织红细胞包括丝球型、网型、破网型、点粒型网织红细胞。A、B为煌焦油蓝染色。C为煌焦油蓝染色后瑞氏染液复染。 6.血沉试验 原理:红细胞沉降的速率受两种相反方向力量 的作用,即红细胞的下沉力与血浆的阻力 离体抗凝血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魏氏法血沉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60分钟时观察上层血浆高度的mm数报告之。 血细胞成串钱状阻逆力下降力 贫血患者血液阻逆力下降力 斜置沉降管阻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