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津城市的雏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天津城市的雏形

天津城市发展史讲义 讲授:刘金明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第一章 天津城市的雏形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 宁远古城(兴城) 平遥古城 现代城市--天津 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罗马尼亚德古拉城堡 布拉格九城广场 第一节 城市的解读 (一)城市的概念 城: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 《吴越春秋》曰:“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市:商业交易地,市井、集市。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 城+市=城市 城镇(城市)定义: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二)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因“城”而“市” 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 。 因“市”而“城” 绝大多数城市为此类型城市。 (三)城市的发展脉络 (1)城市出现的三种形态: 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 ; 集市说,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在固定的集市进行交换,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 社会分工说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 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集中起来,在固定的地方进行生产、交换就有了城市。 (2)城市的发展序列 小村(聚落)--- 村庄 --- 镇----城市---大城市,都市 乡村居民点←│→城镇型居民点 (3)、城市的类型 ①按人口数量划分 小城市:少于2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大城市:50万以上人口。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人口。 ? ②按综合经济实力划分: 集市型:主要属商品交换集聚地(集镇)。 功能性城市:商品交换和工业产品生产地。轻工业城市、旅游城市、重工业城市等。 综合性城市:直辖市、省会等。 城市群: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 (二)天津市简介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海河流域的尾闾,北依燕山,东临渤海,西南与河北省平原接壤。 全市总面积11305平方公里。 其中平原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94.2%,海岸线长152.8公里, 天津是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内外贸易集散地,又是首都北京的门户。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的下游,历史上素有“九河下梢”之称。 目前河道共19条,长1095公里。 包括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海河干流、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及蓟运河等。 海河流域范围: 西以山西高原与黄河流域接界, 北以蒙古高原与内陆河流域接界, 东北与辽河流域接界, 南界黄河,东临渤海。 流域面积31.78万平方公里。 流域地跨8省(市、自治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山西省东部、北 部,山东、河南两省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的一小部分。 第二节 海河的变迁与天津城镇的兴起 (一)海河的变迁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明代以前称“直沽”,清康熙年间初见海河之称,乾隆四年(1739),《天津府志》、《天津县志》都写道:“直沽,今谓之海河。” 海河历史称逆河、沽河、直沽、白河、滹沱河、泒河尾等。 它集纳百川,有“九河下梢”之称。 1、天津地区为退海之地,又是冲积平原。约在4000年前,天津市区露出海底成为陆地。 商、周时,黄河经海河平原入海, 战国至西汉时,随着黄河的向南迁徙,海河水系逐渐由众流归一,变成分流入海。 滹池河(今之滹沱河)在北大港与团泊洼之间入海; 泒水(沙河)入海河尾闾入海; 治水(永定河)在泉州(今武清县境内)入 海; 沽水(白河)经北运河也在泉州入海。 2、东汉三国时,黄河进一步南移,对海河水系的影响变小。 加上人工的作用,海河水系最终形成。 ⑴平虏渠: 206年,曹操为征袁绍和乌桓,开平虏渠. 南迄滹沱河畔的青县,北达泒水的独流镇,长达50公里。 ⑵泉州渠:今张贵庄和军粮城附近到宝坻境内,连接潞水和蓟运河,长达100公里。 ⑶新河:西起宝坻,向东达的滦河的人工河。 使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条小河呈扇形归入海河。 3、隋代 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 大业四年(608),又开凿永济渠,最终完成长达1400多公里的大运河。 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