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锚杆桩施工方案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锚杆桩施工方案汇总,锚杆基础施工方案,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艺,锚杆桩施工工艺,抗浮锚杆施工工艺,锚杆施工工艺,抗浮锚杆施工方案,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抗浮锚杆施工

基础锚杆桩 施 工 方 案 目 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与特点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五章、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本《施工方案》作为xx工程锚杆桩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围绕总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质量、工期和安全目标,针对锚杆桩工程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和工期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等诸多因素,做了统筹考虑,突出科学性和可行性。 2、编制依据: (1)按xx提供建设要求; (2)本工程的桩基础施工图纸; (3)xx (4)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5)xx (6)我施工队的技术装备能力及多年的施工经验; (7)现场的实际情况; 工程概况与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交汇处,是城厢区标志性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层,地下层,平面尺寸×134.6m,呈长方形。室内±0.00标高相当于黄海标高.0m,现有自然地面标高约为黄海高程0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为-.4m,土方开挖深度约为8.6m。地下室设停车库、水池、设备用房、人防设施等。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场地岩土至上而下依次为: 杂填土:厚度为1.50~3.80m,场地均有分布,强度低、均匀性差. (2-1)粉质粘土:厚度为0.50~0.60 m,场地南部分个别地段,强度低. 粉(砂)质粘土:厚度为1.60~6.50 m,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 残积砂质粘土:厚度为5.50~10.00 m,场地内均有分布. 全风化凝灰岩:厚度为8.50~11.00 m,强度中等,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 强风化凝灰岩:厚度为7.00~12.50 m,场地分布均匀,该层开挖难度较大. 中等风化凝灰岩:厚度为7.70~23.30 m,强度很高,该层均有揭示.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⑥强风化凝灰岩和⑦中等风化凝灰岩混合层的渗透系数,该层的地下水位标高7.61~7.81米。 四、临边建筑及地下有关情况: 基坑北部与莆阳路得最小距离约为30米,东侧离学园路的最小距离约为9米,南侧离周围建筑物(民宅)约为26.4米,西侧离建筑物约为9米,北侧及东侧红线内约1米为Ф200给水管(埋深约0.5~1.0米),西侧红线内约1米为电缆,周边建筑物均为人工挖孔桩基础(除东北角少量为静压桩基础外)。 五、设计概况: 1、工程基坑支护情况: 工程的支护区域分为5个区:北侧为1区,东侧为2区,南侧为3区均采用分级放坡,土钉墙进行支护;西侧为4区,上部采用放坡,土钉墙支护,下部采用排桩+2道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西南角地下消防池地段为5区,采用排桩+2道预应力锚索+角撑进行支护。 2、工程桩概况: 本工程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及锚杆抗拔桩,人工挖孔桩孔径在800-1400㎜,长度约在5-13米,共289根。砼标号均C30,锚杆抗拔桩,桩径Φ200㎜,桩长为12m左右,共布桩1119根。 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凝灰岩(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500㎜)。 六、当地气候情况: Xx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雨量充沛,光热丰富,年平均气温约为20.2℃,年降水量约为1300毫米,七、八月为全年高温月份,一、二月为全年最低月份。雨季主要为4~6月份,5~6月常为洪水季节,10月~第二年的2月为旱季。历史最高洪水位约为黄海高程7.76米。本工程基础施工需加强对基坑支护变形观测,作好雨季施工保护措施。 七、施工总组织设计的计划及要求: 为保证更有效地控制施工工期,总计划将本工程进行划区施工,以K轴为界线分(A轴-K轴)区和(K轴-U轴)区;先进行(A轴-K轴)区施工,保证主楼先上去,然后在主楼的主体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K轴-U轴)区施工;针对(A轴-K轴)施工区可更紧凑地按两幢塔楼为两个流水段交叉施工;(K轴-U轴)区同样可以按后浇带为区分段分两个流水段交叉施工。 本工程的桩基均在上部大型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板后进行,并同样划区分阶段进行,以K轴为界线分(A轴-K轴)区和(K轴-U轴)区;先进行(A轴-K轴),后进行(K轴-U轴)区施工。(A轴-K轴)区的人工挖孔桩总数为75根,锚杆桩总数为316根;(K轴-U轴)区的人工挖孔桩总数为214根,锚杆桩总数为803根。 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