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7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程.ppt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7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 城镇用地大幅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 (3)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请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露天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主要造成哪些破坏。 解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露天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 地表植被会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会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答案 植被(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或具体表述水体污染、粉尘等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此题为开放性问题。赞同应从劳务输出带来的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促进输入地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不赞同应从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对输入地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于输出地而言的人才外流,劳动力缺失等角度分析。注意无论哪种观点,都应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面分析。 答案 观点一:赞同。 理由: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为该区域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 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引起输入城市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使劳务输出地区人口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相应的改变。如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地区旱涝多发、三角洲增长加速等。 答案 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物种数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小,水位下降;土壤侵蚀退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2013年9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行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B 2.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解析 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A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B地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D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 3.雪线高度4km纬度上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  ) A.10℃ 120 cm B.10℃ 60 cm C.18℃ 120 cm D.23℃ 30 cm 解析 通过读图,雪线高度为4 km,对应的纬度为45°S附近,然后可以找到该纬度处所对应的温度约为23℃,降水量小于40 cm,故D正确。 D 4.赤道地区雪线较25°S上雪线低,是因为赤道上(  ) A.年平均气温高 B.年降水量大 C.太阳辐射量大 D.海拔高度低 解析 通过读图可知,赤道处的雪线较25°S更低,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量和山体的坡度等。一般来说,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而山体坡度越大,雪线越高。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所以雪线低,而25°S因为处在副热带地区,终年气流下沉,温度高,导致雪线高。 B 右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植被垂直带 谱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地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 A.甲——荒漠 B.乙——常绿阔叶林 C.丙——冰原 D.丁——草原 解析 图中四地所处纬度、海拔都较高,不可能存在常绿阔叶林,故排除选项B; 丙紧邻森林,说明该地降水相对较多,植被应该是高山草甸,故排除选项C; 丁距雪线近,气温低不可能是草原,故排除选项D; 根据天山、昆仑山、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等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可知甲带应该是当地的基带,典型植被为荒漠;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6.图中山地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地形 B.降水 C.海陆 D.纬度 解析 由图可知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山地雪线高度逐渐升高;根据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知,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纬度逐渐降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