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第28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程.ppt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第28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栏目导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学案导学 考点透析 图表破解 典题研析 把脉高考 演练提升 课后达 标检测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点一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考点二  湿地的保护 考点一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森林资源作用与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①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②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_________和环保功效。 a.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作用 b.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 (2)森林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______________锐减。 地区 生态功能 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沿海地区 城市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生物多样性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________,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水循环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_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__________最容易遭到破坏。 生物循环 地上植被 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原因 ①直接原因:____________。 ②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要求。 (2)开发计划 人类的开发 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_____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 ①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____________。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⑥加强雨林________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保护 自然保护区 缓冲区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015·泉州毕业班质量检测)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伐木与深加工       B.开发矿产资源 C.由毁林到造林      D.严禁砍伐森林 解析: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变小,这会使得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1990~2000年亚洲森林面积减小,2000~2010年亚洲森林面积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由毁林到造林.伐木与深加工、开发矿产资源将导致森林破坏,使得森林面积减少。严禁砍伐森林不合理也不现实。 D C 考点二 湿地的保护 湿地资源的功能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 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 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