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剖析和建议.docVIP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剖析和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剖析和建议.doc

——主要以北京市为例   ■周诚 全世界绝大多数大城市都是在汽车代步时代以前形成的,因而难以适应出行汽车化的新形势而发生拥堵。以北京市为例,随着汽车拥有量达到200万辆,交通拥堵问题便悄然降临,而且具有与日俱增的趋势——北京市经常发生拥堵的点段已由去年9月的60多处,增加到去年12月的80多处。因此,应认真进行探索,积极寻找出路。本文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角度进行剖析,并参考有关文献给出对策建议以供探讨。   大城市道路资源供求关系剖析   首先应当对于道路资源的供应量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挖掘潜力。从表面上看,似乎这一“供应量”是指道路面积,但是从实质上看却是“交通高峰期主要点段可通过车流量可通车流量 ”。这一供应量是由道路总面积、道路布局、道路配套设施、交通规则与交通秩序等因素所决定的。 其中,“道路总面积”是决定可通车流量的最基本因素,由道路的条数、长度、宽度等决定。据有关专家估算,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道路面积占整个建成区面积的比重,至少应当达到20%,而目前不过约10%,实属“先天不足”。“道路布局”是影响可通车流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包括道路条数、道路分布、路网形状等;应当做到:主干路与辅助路相结合,环形路与放射路相结合,四者相辅相成,以一切大型“集落”(人群积聚的固定场所)为单位,消除盲肠路和死角,实现四通八达、畅行无阻。“道路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立交桥、简易立交设施:其功能是消除车辆左转弯的障碍,使得车辆东西南北畅通;行人与自行过街桥涵:行人与自行车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既不利于机动车的畅行,又极易造成事故;公交港:“公交港”既便于公交车停靠、调度又便于乘客换乘;高速路进出口:只有进出方便,方可提高高速路的效率。   上述三项,均属于道路方面的“硬件”;至于“交通规则与秩序”则属道路方面的“软件”。在“硬件”为已定时,“软件”的作用便至关紧要。   下面,接着就车流对于道路的需求问题进行分析。这一需求量的具体化,便是“交通高峰期主要点段需要通过车流量(需通车流量)”。它是由本市车辆拥有总量、上班族人数、上下班用车构成、上下班时间集中状况、外地车进入本市流量等因素所决定的。 其中,“本市车辆拥有总量”,是本市上路车流量的基础;“上班族人数”决定着用车族的人数;“上下班用车构成”是指公交车、小轿车、自行车等所占比重;“上下班时间集中状况”是指全市上班族集中在同一时间上下班,则在此时段内需通车流量大,反之则小;“外地车进入本市流量”,可通过实测求出概数。 这样,城市交通中的供求关系便可具体表述为“可通车流量”与“需通车流量”的供求平衡关系。 进一步,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将车流加以量化。换言之,车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段之内、在一定的点段上所通过的车辆数。首先,要确定时间即“时段”。交通拥堵即交通高峰期的拥堵。每个工作日的交通高峰期为下班时的傍晚5:00—7:30,路与车的矛盾基本上浓缩在大体上两个半小时之内。有资料表明,在交通高峰期,北京市内汽车平均行驶速度已由过去每小时20多公里降低到10多公里,效率已经很低了。尽管目前我国主要大城市,已经呈现高峰延长、低谷不低的状态,即路网始终处于高负荷状态,但是,这只是高峰畸高而产生的波及效应;一旦高峰期拥堵得到缓解,波及效应便会迎刃而解。其次,要确定地点即“点段”。例如目前北京市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的点段为84个,从中筛选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即可。第三,要测定在上述时段、点段内的车辆通过量(包括可通量和需通量)。为准确起见,应当把各种车辆折合为“标准辆”,否则难以统一计算和比较(笔者的粗略测算结果是:综合考虑载人量、车速和占路面积等3个参数,则自行车、小轿车、公共汽车三者的运输效率比为1∶3∶20)。掌握了上述情况和相关数据,便可进一步分析每一个点段的交通供求量并采取对策。   增加供应与压缩需求相结合,双管齐下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意味着供应小于需求。为此,当然应当是双管齐下——既要增加供应又要降低需求。 第一步,增加道路资源供应量。首先,关于增加道路面积与改善道路布局。例如,北京市二环路以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30%,当然会拥堵。应采取的对策至少包括:增加路网密度,拓宽一切胡同、大楼之间以及居民区之间甚至居民区内的通道等,为主干道分流;增加放射性道路,使横向路纵向相连;暂时把部分绿地改造为辅助道路,而以屋顶、外墙面的立体绿化作为补偿;占用部分富裕人行道作为自行车道,而为机动车腾出一定空间。   其次,改善道路配套设施和辅助设施。主要包括:主要地区全部立交化(含“简易立交”);在主要街区实现行人过街桥涵化。为了确实方便行人,桥涵的间距应当小于300米;增设公交港,改善高速路进出口,增加停车场(含停车楼)以避免路旁停车而影响道路通行;完善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