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煤矿7月份井基本介绍汇报材料料.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煤矿7月份井基本介绍汇报材料料

拜城县峰峰煤焦化有限公司城镇煤矿矿井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城 镇 煤 矿 二零一三年七月十八日 拜城县峰峰煤焦化有限公司城镇煤矿 矿井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首先让我代表城镇煤矿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来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在这里就我矿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及井下生产系统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城镇煤矿基本情况: 1、煤矿概况: 我矿位于该县城北西方向的铁热克矿区中部,东邻察尔其煤矿,西接东兴泰煤矿,距离铁热克镇7公里,井田距拜城县城46公里,西距阿克苏约190公里。 矿自强平硐建井于1991年,投产于1993年5月,2003年7月以前属于拜城镇的乡镇企业煤矿,行政区划在铁热克镇辖区内,2003年7月后被新疆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收购;2010年12月至今为新兴铸管(新疆)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控股。2011年7月被峰峰集团控股。矿井为拜城县“十一、五”规划保留井口,属平硐开拓。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矿井生产系统较为完善,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共布置有两条井筒,即混合运输平硐和西风井。全矿井共划分为一个水平,采用上山开采,井底水平标高为+1989m。混合运输平硐采用蓄电池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主要承担煤炭、矸石、设备、材料运输任务,作矿井进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西风井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 2、煤层: 井田内煤层是Ⅳ含煤组,含煤岩系为塔里奇克组 J1t ,该井田6层煤层 线 缺失,含8层煤层 煤线 。为便于区域对比,仍用原编号,由上而下统一编号为Ⅳ1、Ⅳ6、Ⅳ9、Ⅳ10、Ⅳ11、Ⅳ12、Ⅳ13-1、Ⅳ13-2煤层,其中Ⅳ1、Ⅳ9、Ⅳ13-1、Ⅳ13-2为全井田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塔里奇克组最大厚度168.32m,最小130.70m,平均149.85m,岩煤层厚度由东向西有变薄趋势;煤层总厚度最大12.10m,最小9.94m,平均11.02m;可采煤层总厚度最大lO.30m,最小为8.54m,平均9.42m;平均含煤系数7.35%,平均含可采煤层系数6.27%。 井田内有可采煤层四层,编号为IV1、IV9、IV13-1、IV13-2,均属全区可采煤层,现就煤层特征叙述如下: 1)IV1煤层 位于塔里奇克组第二岩性段顶部,与下方IV6煤层间距平均近46m,与IV9煤层平均间距为64.01m。 IV1煤层属薄~中厚层的稳定型煤层,全矿区可采,是矿区主采煤层之一,结构简单,无类矸,最大厚度1.36m,最小厚度1.10m,平均1.26m,产状128°~136°,倾角28°~31°。 Ⅳ1煤层顶板为阿合组 J1a 底部的灰白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或砾质粗砂岩,部分地段有砾岩薄层,总体上看顶板岩性相差不大,与煤层为整合突变接触关系,冲刷现象较为明显,底板岩性大多为一套沼泽相灰、深灰色及灰黑色薄—微薄层状粉砂岩,含炭粉砂岩和碳质泥岩,与煤层渐变过渡接触关系。煤层直接底板岩性与其下伏地层的岩性变化不大,均为较细的粉砂岩到含炭粉砂质泥岩的岩性相合。 2)Ⅳ9煤层 与Ⅳ1煤层间距为64.01m,与Ⅳ13-1煤层间距为23.45m。Ⅳ9煤层属中厚煤层,最大厚度2.38m,最小厚度2.18m,结构较简单,含数层夹矸,夹矸厚小于0.5m,产状129°~129°,倾角32°~31°,Ⅳ9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细砂岩。 3)Ⅳ13-1煤层 该煤层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全矿区可采,属中厚稳定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变化较小,最大厚度2.74m,最小厚度2.60m,平均厚度2.68m,总体由东向西有变薄趋势,产状变化范围在129°~132°,倾角30°~31°之间。 与Ⅳ9煤层间距为23.45m,与Ⅳ13-2煤层间距平均为11.64m。 Ⅳ13-1煤层底板和Ⅳ13-2煤层顶板系二煤层之间的夹层,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炭质粉砂岩。Ⅳ13-1煤层顶板岩性为第二岩性段下部的灰白色厚层状粗砂岩,局部有砾岩层及含砾粗砂岩,其成分多为岩屑粗砂岩,与煤层为明显整合接触,局部有冲刷现象。 4)Ⅳ13-2煤层 该煤层为塔里奇克组含煤岩组 J1t 最下部的一层煤,与上煤层Ⅳ13-1间距平均为11.64m,由东向西有变大趋势。 该煤层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之一,是全井田内厚度最大的煤层,属稳定型中厚~厚煤层。全矿区可采,最大厚度3.80m,最小厚度2.70m,平均厚度3.29m,有一层稳定夹矸,夹矸厚12cm左右,总体来说煤层向西有变薄趋势,产状变化127°~136°,倾角29°~31°。 Ⅳ13-2煤层的顶板是和Ⅳ13-1煤层的夹层,前已述及,其直接底板为炭质泥岩,含炭泥岩和粉砂岩,颜色为灰、灰黑色薄层状构造,走向上厚度不稳定,由几十厘米到2m左右,岩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