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版《创新教程》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必修3第2章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汇总
第五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考向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状: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 良好的区位。 2 全国最大的_____之一。 [特别提醒] 珠三角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①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意识超前并富有开拓精神;②开放、开发早,为以后的发展赢得先机。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基础过关]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 》实施以来,珠江三角洲在全国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 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 转口贸易 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①珠江三角洲优势的地理位置;②地处侨乡;③靠近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④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的地理背景及二者关系。 第 1 题,主要从自然条件 如地形、土壤、气候等方面 及社会经济条件 如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 进行分析。 第 2 题,从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即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分析。 第 3 题,二者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优惠的国家政策发展成为制造业发达的基地,香港是国际大都市、自由贸易港,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向国际市场。 答案: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珠江水系水网密布,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优惠等。 2 地理上毗邻港澳,多侨乡,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3 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1.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三角区域发展的条件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呈现两个阶段,1979年~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后为第二阶段,每一阶段特点如下: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对点演练] 1. 2013·安徽卷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1 ~ 3 题。 1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解析:第 1 题,考查从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中提取地理图表信息与分析能力。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比重30%以上;再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2005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 第 2 题,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 第 3 题,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故选A。 答案: 1 B 2 D 3 A 1.城市化中期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当今中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工业化可以促使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非农业用地,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汇总.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4.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汇总.ppt
- 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汇总.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0课_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汇总.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汇总.ppt
- 201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课件汇总.ppt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章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汇总.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1.5我国的公民与政府汇总.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汇总.pptx
- 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汇总.ppt
- DB43∕T 1805-2020 樟树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417-2019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气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1848-2024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范.docx
- DB21T 2325-201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docx
- DB4105_T 231-2024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docx
- DB62_T 4879-2024 铃铛刺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docx
- DB4201_T 504-2017 武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docx
- DB4201_T 537-2018 武汉市房屋安全鉴定技术规程.docx
- DB62_T 4524-2022 土壤环境背景值.docx
- DB53_T 977-2020 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pdf VIP
- 大众接总线can线装车指南.pdf VIP
- 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doc VIP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15)5-2 五角星的造型.doc VIP
- 2025年上海大剧院第三季度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doc VIP
- 校园安全主题班会课骑电动车.pptx VIP
-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课件1.ppt VIP
- 福特 翼虎说明书.pdf VIP
- 火电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修订本)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度10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