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知识点梳理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知识点梳理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1 知识点结构梳理 总体结构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大气环流图1 侧视图 大气环流图2 垂直剖面图 图7 水循环 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因 外因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环节及 意义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落实内容: 1、洋流的性质 2、洋流的分布规律 3、主要渔场的位置及成因 0° 30° 60°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夏 冬 0° 太平洋 大西洋 南印度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 ⒂ A C B D 洋流流向 洋流性质 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北印度洋海区 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逆时针 东暖西寒 西风漂流 寒流 夏顺冬逆 暖流 洋流部分重点掌握分布规律和A、B、C、D四大渔场的成因,并将洋流与航线结合起来 洋流分布及规律 30 °N 30 °S 影响沿海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影响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形成渔场 影响海洋环境: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省时、省力、省能源;逆洋流航行费时、费力、费能源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质 作用与 地貌 流水作用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沟谷、瀑布、溶洞 黄土高原的沟壑 冲积扇、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沟谷 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 沙丘\沙漠 沙垄、黄土高原等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沉积岩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成因—板块运动 结果—形成地质构造 分类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地堑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岩浆岩、火山 变质岩 地震:内力作用的剧烈表现 变质作用 重融再生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 外力 外力作用 冷却凝固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重融再生 岩浆 岩浆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 沉积岩 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岩浆活动 重 融 再 生 变质作用 (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 * LOGO 地球运动 大气 水 岩石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宇宙中的 地球 宇宙—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阳系—地球是普通行星 地球—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宇宙中的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比较 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比较 适宜生命形成和发展的宇宙环境 适宜生命形成和发展的自身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各行星各行其道绕日公转,地球有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距太阳位置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吸引大气层 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 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天体系统的层次 运动形式 自 转 公 转 旋转中心 轨道 方向 地轴空 间指向 运动周期 运动 速度 关系 地轴 太阳 赤道 黄道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空间指向不变 恒星日/太阳日 恒星年/回归年 角速度:除极点,15度/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递减 角速度:平均1度/天 线速度:平均30千米/秒 近/远日点与快慢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自转与公转的规律 逆时针 太 阳对 地 球 的 影响 主要表现 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现象 光球---黑子 色球--- 耀斑 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 干扰电离层 产生磁暴、极光等 太阳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辐射对 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 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结构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现象 地方时的产生 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 地方时 区时 晨昏线 太阳日 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的形状 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是: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北各地达最小值。 公转的意义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23o26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 四季更替 五带形成 地球内部圈层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物质形态 空间分布 相互联系 地震波定义、分类及特征 划分 依据 2个不连续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比较 软流层的位置、特征、地理意义 组成 垂直分层 大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