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二3.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文)论述.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前回顾 结论: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32P T2噬菌体 + E.coli →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 35S T2噬菌体 + E.coli →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中 32P T2噬菌体 + E.coli →裂解释放的T2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 35S T2噬菌体 + E.coli →裂解释放的T2噬菌体中检测不到35S标记 保温时间过长→ E.coli裂解,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放射性, 保温时间过短→ DNA没有完全注入,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放射性 ●车前草病毒---HRV ●烟草花叶病毒---TMV 《2016学业水平生物测试》P43-44习题 板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英) Ⅰ R→小鼠 : 小鼠不死亡 Ⅱ S→小鼠 : 小鼠死亡 Ⅲ S△→小鼠 : 小鼠不死亡 Ⅳ S△ + R→小鼠 : 小鼠死亡!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 32P + E.coli →32P E.coli 35S + E.coli →35S E.coli 32P T2噬菌体 + E.coli →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 35S T2噬菌体 + E.coli →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中 32P T2噬菌体 + E.coli → 裂解释放的T2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 35S T2噬菌体 + E.coli → 裂解释放的T2噬菌体中检测不到35S标记 4.RNA是遗传物质 TMV蛋白质外壳 + HRV RNA →HRV病斑、HRV RNA是遗传物质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1.什么是遗传现象? 2.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是什么? 能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能控制生物性状和新陈代谢 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有一定的连续性 结构稳定 亲子代之间具有相似的性状的现象 实验材料:两种肺炎双球菌 S型细菌(smooth) 菌落光滑、有荚膜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英) R型细菌(rough) 菌落粗糙、无荚膜 菌落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菌落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英) 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蛋白质?DNA?多糖?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英)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结论: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才可以使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呢?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928年,格里菲思及之后的艾弗里以肺炎双球菌(细菌、原核生物、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为材料,便于实验操作; 1951年,赫里奥特提出假说:病毒相当于转化因子的注射针,本身不进入细胞,尾部接触宿主细胞膜,通过酶的作用在细胞膜上钻一个小孔,头部的DNA进入细胞。 ——用32P标记 ——用35S标记 噬菌体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DNA的组成元素: C、H、O、N、S C、H、O、N 、P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DNA进入到了细胞中,而蛋白质仍留在外面 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 蛋白质外壳 RNA + 繁殖 RNA是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NA是遗传物质 作业 R型菌无毒,S型菌有毒 结论: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 Ⅰ S-蛋白质+R→R Ⅱ S-荚膜多糖+R→R Ⅲ S-DNA+R→R+S Ⅳ S-DNA+DNA酶+R→R--→条件对照 DNA是转化因子 +T2噬菌体→ 32P T2噬菌体 35S T2噬菌体 32P T2噬菌体 + E.coli →短时间保温 35S T2噬菌体 + E.coli →短时间保温(充分侵染) →搅拌 (使吸附在E.coli上的T2噬菌体与细胞分离) →离心 (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 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E.coli) →检测 在T2噬菌体侵染E.coli的过程中,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