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80文学
1980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 伤痕小说 一、“伤痕文学”的出现 1976年文革结束后,文学并没有马上从“文革文学”转变过来。 ?“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1979年开始。 “伤痕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1977年11月 《班主任》(刘心武)“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 1978年8月 《伤痕》(卢新华)“伤痕文学”由此得名。 社会反响巨大,并引发了大量揭露“文革”所造成的伤害的作品的出现。 伤痕文学(伤痕小说):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了那一场社会动乱及其给亿万家庭和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复的“伤痕”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宗璞的《我是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大墙文学”)、冯骥才《啊!》、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伤痕文学”对文革的揭露触及到了文革的本质,但对于文革产生的社会、历史、思想根源缺乏冷静的思考,艺术表现也较幼稚。 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刘心武的小说 1、刘心武生平 (1942-),祖籍四川。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在中学任教多年。中学时期即开始创作,但影响不大。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后,开始享誉文坛。其作品社会影响很大。1980年入中国作协当专业作家。曾任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1986-1990)。 除小说创作外,还从事随笔和建筑评论的写作,近年专注于《红楼梦》研究。 2、《班主任》解读 (1)意义: 社会意义和文学史意义重大。 (2)谢惠敏性格:她的身上显示出了“四人帮”在人的思想和心理素质方面造成的恶果。良好的品质和荒谬的思想在她身上紧密结合,形成了她独特而具有普遍意义的性格。 (3)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艺术上比较粗糙。刘心武在这一时期对文学的理解是朴素而简单的。文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用自己的议论将小说的意义直接道出。 3、创作经历和主要作品: a、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小说的创作。《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这批作品的社会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文学意义。 b、80年代初中期,人性人情、市井小说的创作。《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80年代中期的“社会纪实小说”创作,写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态:《立体交叉桥》、《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等。作品的社会影响很大。 c、80年代末――90年代,对人性恶的发掘。《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标志着他的又一个高度。 d、90年代后期以后,小说创作减少。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众化”,希望沟通二者。近期作品继续关注城市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获奖作品有: 《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钟鼓楼》(1984)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1992)获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 “我是经过一番努力和探索,才终于形成自己独有的符码系统,要超越我的弱点,我就必须发挥我思索问题比较深细,艺术感觉比较灵敏和独到的特点,使我的作品能于人见人熟的凡人琐事中,窥到悟出世道人性的惊心动魄的一面。”(1994) 我清醒的意识到,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我都已从“中心”向“边缘”转移了……不管我的小说里融进了多少新潮的营养,……其时代价位,是不可能高的。(1994) 第二节 反思小说 一、概述 1、“反思小说”与“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是反思小说的源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反思小说”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属于一个较高层次。 反思文学融入了理性批判精神,不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表现题材上也比伤痕文学大大地丰富了。 在艺术手法上,除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用了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多视角的手法。 2、“反思小说”的主要作品: 反思建国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的《绿化树》、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林的《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潜意识里的封建意识对人们的腐蚀和戕害; 对扭曲的人格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