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分析

2.东晋的建立: 建立者:司马睿 时 间:公元317年 都 城:建康(今南京)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宋、齐、梁、陈期间,由于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故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江南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 汉朝时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低。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宋朝时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和出产的丝帛可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3、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农业: 手工业: 灌钢法用于冶金技术;瓷器普遍用于生活 江南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统治者对江南的重视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 *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称帝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称帝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称王 23万 230万 52.3万 吴 10.2万 94万 28万 蜀 60万 443万 103万 魏 兵力 人口 户数 “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 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字仲达,汉族,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孙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懿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建立:266年,司马炎篡魏建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 统一。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民族 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226年,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控制曹魏大权。 263年,魏国灭蜀。 西晋统一全国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生活也趋于安定,但好景不长 ……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八王之乱 司马炎称帝后,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给社会带来了很大损失。 “魏晋以来之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2、统治集团的腐化黑暗以及诸王争夺皇权的斗争耗竭 了西晋的国力 3、五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和西晋灭亡 东汉以来,居住在西、北边境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由于本身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长期与汉人友好往来,逐渐走向定居生活,不断向内地迁移。魏晋统治者为了补充兵源和内地劳动力,也常常强制他们进入塞内。这样,西从青海、甘肃,东到辽东,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五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和西晋灭亡 五族内迁后,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内迁各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 3、五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和西晋灭亡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人中的一支武装灭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