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安全之我见主题班会
一个小小的过错,有时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令花季中的孩子过早凋谢。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 * * 初二4班主题班会 12.9.1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描述了人类不同需求的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安全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安全需求”理论,你认为校园安全包括什么?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安全需求”理论,你认为校园安全包括什么?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生命安全 财产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财产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生命安全 财产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生命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精神安全 物质安全 : 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人身安全——打架斗殴、课间追逐打闹、奔跑下楼梯、玩课室门、飞书本、扔文具…… 财产安全——勒索、失窃、少年团伙…… 精神安全——校园冷暴力和软暴力:冷淡、轻视、放任、疏远、漠不关心;语言伤害,包括漫骂、讥讽、挖苦、用侮辱性的语言伤害他人、用语不文明…… 此外,扰乱课堂秩序、不注重个人形象等都会影响到同学的精神安全。 今日关注:容易导致校园暴力的行为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 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如:挖苦别人、给别人起绰号等。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要依法自律。 2、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爱社同学们要学会: 1、必须零容忍别人对自己人身安全的危害,学 会举报和投诉他人的违纪违法行为。 2、共同维持校园安全,提高警惕,一旦发现 可疑的外校人员,及时报告老师。 3、同学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对处于困境的同学要及时伸出援手。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