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
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章燕娜 心理辅导室 内容概况: 心理危机 师生冲突事件的预防 校园自杀事件的预防 一、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的、社会或个人的突发的、重大的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重大事件 通常的方法无效 心理失衡 造成的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生活秩序紊乱 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主要是的躯体的应激反应障碍,情绪上多表现为暴躁冲突或抑郁强迫、狂躁多语或孤独少言、痛苦不安或激情难抑、绝望麻木或焦虑烦躁等和行为上的明显变化。 生理方面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肠胃不适、食欲下降 疲乏、出汗或寒战 胸痛、肌肉紧张或不自觉抽搐 头痛、耳朵发闷、头昏眼花或眩晕 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 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感 情绪方面 焦虑 抑郁 恐惧 愤怒 害怕 怀疑 不信任 沮丧 悲伤 易怒 无助与绝望 麻木 否认 紧张不安 烦躁 自责 认知方面 记忆困难或混淆、健忘 注意力不集中,效率降低 犹豫不决,无法做决定 缺乏自信 思考和理解出现困难 思维不能从危机事件上转移 行为方面 社交退缩,逃避和疏离他人 沉默 情绪失控,易与人冲突 典型行为习惯改变 过度活动 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 自责或怪罪他人 严重的会发生自杀倾向 校园心理危机 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学生、教师、职员等)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分类 “天灾”——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等) “人祸”——校园恶性犯罪事件(凶杀、绑架、 抢劫等) ——校园重大灾难事件(群体性的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火灾、校园建筑物倒塌等;个体性的包括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婚、亲子冲突、亲人死亡等;成长变故如学业挫折、异性交往挫折、违纪违规处分等) ——校园暴力、冲突、伤害事件(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冲突,运动伤害,同伴间的敲诈、勒索、侮辱事件等) ——校园自残、自虐、自杀事件 心理危机的发展一般会持续4—8周,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一般来说个体心理危机经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心理危机的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冲击期):个体感受到生活突变,内心失衡,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阶段二(防御期):想恢复心理平衡,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物质滥用、攻击性和退化等行为; 阶段三(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资源设法解决问题,焦虑降低,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阶段四(成长期):经历危机变得更加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出现心理不健康行为。 由于个体处理危机的手段不同,经历危机的体验不同及个体人格特质不同,心理危机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心理危机的四种结局 第一种:顺利渡过危机,掌握应对危机的办法,更加积极与自信,获得心理上的成长。(最佳结局) 第二种:虽然渡过危机但在心理上留下“瘫痕”,即心理上有创伤,回避某些问题,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未能渡过危机,陷入神经症或精神病(PTSD患者)。 第四种:自杀。经不住强大心理压力,以死来寻求解脱。 心理危机干预 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帮助当事人或当事人群体平衡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情绪和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的原则 早教育 早发现 早预防 早干预 对危机的一些认识 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 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它可能导致消极后果,也可以为个人提供成长机会。 教师群体需要提高危机意识,如教师常开展的批评教育活动就隐藏师生冲突等危机。 二、师生冲突事件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与学生因认知、情感、行为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不一致或严重分歧,导致直接在语言、行为及心理想法上的对抗而产生的危机事件。 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存在一致、和谐、配合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不可避免。 具体表现有: 低强度的师生冲突: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不专心听,完不成作业等 中等强度的师生冲突:争辩,言语攻击 高强度的师生冲突:肢体行为上的对抗,往往具有破坏性,严重的会产生不良后果。 形成的原因 学生方面:习惯或态度不佳,心理不成熟表现,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等 教师方面:过高期望值与不合理要求,过分严厉,不公正对待,言语刺激等 其他方面:学校,家庭,社会 师生冲突的预防 认知上:如何看待师生关系,相互了解、尊重 情绪上:合理宣泄情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建经济】21-JG-冲关宝典(中).pdf VIP
-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试卷.pdf VIP
- 【一建经济】21-JG-冲关宝典(上).pdf VIP
- 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pptx VIP
- 西师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年级上册.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pdf VIP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课件——本课程学习方法.pptx VIP
-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2011年数学建模B题国家一等奖2011年数学建模B题国家一等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