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濮范高速特大桥孔桩施工方案
跨濮范高速特大桥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标准与编制原则
1.1 编制依据
⑴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跨濮范高速特大桥工程施工图。
⑵国家和铁道部的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
⑶对本工程的现场踏勘所获得的资料、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站前工程的理解。
⑷项目部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⑸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⑹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2 编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水土保持法》(1991)
《环境保护法》(1989)
《水污染防治法》(1996)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7)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2001)
《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8)TZ203-200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5)110TZ210-2005)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铁建设[2004]8号)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3 编制原则
(1)贯彻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可行及经济合理的指导原则,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2)满足工期要求的原则,实行机械化施工,配足所需资源,并留有余地,确保满足施工工期需要。
(3)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设置组织机构,按最优配置人员、设备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4)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及生活带来的影响。
(5)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规程,一切施工方案均将确保施工安全。
(6)搞好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的原则。
(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原则。
2、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跨濮范高速特大桥汤台~日台(D1K105+312.630—D1K107+611.630)间钻孔桩施工。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3.1 工程简介
跨濮范高速特大桥位于河南范县、濮阳县境内,桥梁施工起止里程为D1K105+312.630—D1K107+611.630,中心里程为D1K106+462,全桥长2299m,32m简支T梁63孔,(40+56+40)m连续梁1联。在D1K105+880处跨越101省道,其夹角约为45度,为连续梁施工。80米钢桁梁一孔,在D1K107+100处跨越濮范高速公路。
3.2 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
本桥穿越101省道,濮范高速公路,地势较为平坦。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基层以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基层,由粉质黏土、粉土、砂类土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软塑,局部夹砂土等。厚度约0.5~14.2m,呈层状产出。
粉土:厚度约0.6~12.6m,含少量粉细砂。
砂类土:厚度约1.4~19.4m,以黏性土填充。
桥址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部分地段稍具承压性,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击层中。第四系砂类土层透水性、富水性强,该层孔隙潜水的补给与排洪区基本一致,以水平径流为主,径流途径较长,水量受地表水、大气降水补给和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4.2m~7.8m,地下水位高程39.65~42.58m。
(2)气候特征
我施工段途经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受大陆性季风制约,冬寒干燥,春季多风,夏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具“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特征,年平均气温介于12~15℃,年平均降雨量介于500~840mm,集中在7~9月。
(3)地震烈度
本标段范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3.3 施工条件
(1)施工运输
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公路交通运输发达,有G107、G208、G207、G108、S333、S101、S244、S329、S236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