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位1-1.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电位1-1

2007-12-20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2007-12-20 表1-1 地层水分析表 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 图1-15 地层水总矿化度与深度的关系 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 T 0.347H+1.3702 (1-8) 2) 温度和深度关系 3). 地层水电阻率Rw的确定 经过等效NaCl离子校正后的总矿化度平均值为172684mg/l,根据NaCl总矿化度与地层温度的关系图版,得到不同深度的地层水电阻率。见表 其深度与地层水电阻率的关系式为 Rw 0.2335-0.0266*ln D) 图1-16 深度与地层水电阻率关系图 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 (2)计算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Rwz 在注水开发的地区,油层被水淹,同一口井中,由于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各层注水压力不同等原因,造成不同层内吸水不一致,水淹程度不同,因而各层地层水的电阻率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若能求准水淹层内混合液电阻率Rz,即可解决水淹层的划分问题。由于自然电位测井对水的特征比较敏感,在现有的测井系列中,只有它能直接求地层水电阻率,因此把自然电位测井作为求准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的方法来研究。 A、水淹层自然电位 (1-9) 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 从自然电位曲线上读出目的层SP'的值,经层厚校正,代入上式中,求得目的层等效地层水电阻率Rwe(或Rwe)',Rw f Rwe 再代入上式就可求得Rw 或Rz B、确定地层水混合液电阻率Rwz Ⅰ、求地层温度 t 88.6+0.039× H-2500 (1-10) 式中:t——温度,(℃) H——井深,(m) 通过下式可以转换为华氏温度: Ⅱ、求地层温度下的泥浆电阻率Rm 根据地面测量的18℃时的泥浆电阻率Rm18℃,按下式换算成地层温度下的泥浆电阻率Rm。 Rm 39.7×Rm18℃/ t+21.7 (1-11) 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 * * 电法测井 主讲人:黄文新 长江大学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电法测井 理论课时32,实验课时4,总课时36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 6学时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10学时 第三章 侧向(聚焦)测井 10学时 第四章 感应侧井 4学时 第五章 电测井新方法简介 2学时 电法测井 electric log 自然电位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侧向(聚焦)测井 感应侧井 介电(电磁波传播)测井 分类:天然电场和人工电场 供电方式:直流电(低频)和交变电流 (高频) 新方法 阵列感应 阵列侧向 过套管电阻率 利用电场、磁场的原理设计的测井仪器,获取地层电阻率 电法测井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第三章 侧向(聚焦)测井 第四章 感应侧井 第五章 电测井新方法简介 Spontaneous potential, self potential. The difference of potential DC voltage between a movable electrode in the borehole and a distant reference electrode usually at the surface. The SP results from the IR drop measurable in the borehole produced by the flow of SP currents in the hole. These currents are genera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okinetic potentials. In impermeable shales, the SP tends to follow a fairly constant shale base line. In permeable formations, the deflection depends on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ion content of the formation water and that of the following: drilling mud filtrate, the clay content, the bed thickness and resistivity, hole size, invasion, and bed boundary effects, etc. In thick, permeable, clean, nonshale formations, the SP value approaches the fairly constant static SP value which will change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