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地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旅游地理

广东水资源 张春来(61) 陈思宁(59) 一 水资源特点 我省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低纬度,面临广阔的海洋,直接承受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及太平洋水汽的输入,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比较丰富。降雨特点是雨季长、雨量多、强度大、笼罩范围广,时程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 1771 mm。除雷州半岛外,前汛期(4~6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40~50 % ,后汛期(7~10月)雨量占全年的 35~45 % ;雷州半岛前汛期雨量占全年的 25~30 % ,后汛期雨量占全年的 55~65 % 。影响降雨的天气系统有锋面、西南低涡、切变线和热带气旋等。前汛期降雨主要是锋面雨,后汛期主要是热带气旋雨,暴雨多发生在 6~8 月份。我省较稳定的暴雨中心有北江的英德至清远区间,东江的河源至龙门一带,粤西的漠阳江大陈、八甲一带和粤东的莲花山脉。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1830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1820 亿m3,地下水资源量 450 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 440 亿m3。除本省的产水量外,还有来自珠江、韩江等上游的入境水量,平均每年有 2361 亿m3。我省水资源有以下特点: (一)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降雨高值区分布在粤东沿海莲花山脉东南迎风坡的丰顺、揭西、陆丰、海丰等一带,东北江中下游的清远、连山、阳山、乳源、翁源、佛岗、河源、从化、龙门一带,粤西沿海的阳江、阳春、江门、恩平及台山、珠海、中山沿海一带;低值区分布在兴梅盆地的大埔、梅县、兴宁、五华一带,粤北的南雄、始兴、乐昌、连县一带,西江下游河谷的郁南、封开、德庆、罗定、新兴一带,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东莞、番禺、顺德、南海一带及粤西雷州半岛和粤东潮汕平原。高值区最大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低值区最小多年平均降雨量的三倍。高值区最大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低值区最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的五倍。在降雨、径流的低值区往往易受干旱,而降雨径流较少、过境水量又难于利用的沿海地区则常遭缺水的威胁。 (二)水资源年内、年际间变化明显。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 4~10 月的汛期,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75~95 % ;年际之间也相差较大,全省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的 1.84 倍,个别地区甚至达到 3 倍。在丰水年份,暴雨洪水频发,泛滥成灾,尤其在我省的一些降水高值区以及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洪涝灾害更为严重;而枯水年份则降水稀少,江河水位下降、湖库干涸,造成旱灾。旱灾影响的范围较广,尤以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为重。 (三)水土资源分配不平衡。耕地比较集中的粤西沿海、粤东沿海、西江下游和西北江三角洲等地区,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均低于全省平均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粤西的雷州半岛地区尤甚。 (一)气象因素 水汽来源和天气系统是决定降水量多少和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水汽来源 向华南地区输送水汽主要有3支气流。①当西印度洋索马里穿过赤道的气流与伊朗高原上空东向气流汇合后,便形成印度夏季风的主要气流。其南支流经印度西海岸和中南半岛进入我国南部,成为我国的西南季风;②在澳大利亚冷高压东北方的强大东南风,从加里曼丹(105°~115°E)附近越过赤道后变为西南方向的气流;③经过亚洲大陆热带高压南侧穿过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或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气流,挟带湿热丰沛的水汽。这支气流从四月份开始持续至十月,尤以五至七月最为活跃强大,故广东夏季的丰沛水汽多由西及西南方向进入,于六月由缅甸、云南、广西至广东,有时伸展到华东,形成一条幅度宽厚的水汽输送带。随着水汽的不断增加,便形成了水汽极丰沛的湿舌。湿舌的强度,位置和延伸对广东降水有极大的影响。 (三)产生降雨的天气系统 1)春季:当西伯利亚冷空气到达广东便形成冷锋,如上空有南海高压或西太平洋热带高压深入南海,则冷锋变成静止锋造成连绵阴雨。若遇有小股冷空气不断补充,则阴雨天气持续。冷锋开始时在南岭和粤北形成,若南下则会造成局部暴雨;2)夏季:东风波、切变线、热带幅合、台风、热带低压等天气均频繁发生。若遇两种天气现象同时发生时,强盛的西南季风和西南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常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此外,由于夏季太阳强烈的辐射,常发生热力对流而产生局部暴雨;3)秋季:降雨多由台风或锋面造成,尤以台风为主,由于这时的西南季风已减弱,水汽来源少,雨量一般都不大;4)冬季:在蒙古高压,冬季偏北和东北风控制下,全省气候比较乾冷,降雨少。但有时受来自南海的偏东南气流和锋面影响,也会有少量降雨发生。 (四) 地形和地质 降雨的地区分布与地形有密切的关系。广东较大的山脉有南岭、莲花山、云雾山、天露山、云开大山、十万大山和六万大山等,大致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由于局部地形十分复杂,故对降雨的影响相差很大。山脉朝向水汽来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