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具体腐蚀事例资料
事例5—9 一家汽车旅馆的热水循环系统使用钢管,开张一个月后管线泄漏。修理人员把责任归于安装不良,而承包商否认安装责任,拒付修理费。腐蚀专家切开热水管检查,管子内部严重腐蚀,很多地方壁厚己减小到零。在弯头和配件内表面呈特征性的波纹形,说明破坏属磨损腐蚀(冲刷腐蚀)。 原来承包商想位热水供应更充足,安装了一个较大的泵。这样,热水流速超过了铜管允许流速值的3—4倍(正常值为0.9-1.5 m/s,当水是热的或腐蚀性较强时还应更低)。 评述 这是流速过大造成的磨损腐蚀破坏。这个承包商想把事情办得更好,却争与愿违,不但未取得效果,反而造成管道的腐蚀破坏。原因就在于不懂腐蚀与防护知识,不知道流量增加会使流速增大,流速增大会导致铜管系统的腐蚀强化。 事例5—10 某发电厂的冷凝器,用海军黄铜制造时由于进口端流速超过1.52 m/s(临界流速),很快发生磨损腐蚀破坏。后来改用蒙乃尔合金制造冷凝器。蒙乃尔合金的临界流速为2.1-2.4 m/s,不幸的是,操作人员仍然按照海军黄铜的临界流速控制,使蒙乃尔合金管发生孔蚀。 评述 流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愈小愈好。对于表面生成保护膜的钝态金属材料来说,流速过低容易造成液体停滞,固体物质沉积,从而导致发生孔蚀和缝隙腐蚀。比如: ● 304型不锈钢泵用于输送海水,在运转期间不容易发生腐蚀问题,但在停运期间如果海水没有排除,泵内海水处于停滞状态,很快就发生孔蚀破坏。 ● 输送98%浓硫酸的碳钢设备也有这个问题。流速太低或静止状态可能造成所谓“沟状腐蚀” ,这是由于氢气析出使碳钢表面的硫酸亚铁膜破坏造成的。适当的流速使氢气泡不易在金属表面聚集,可以避免这种腐蚀破坏。所以推荐流速不低于0.3 m/s。 事例5—15 某化工厂输送发烟硝酸的管线上有一个钛截止阀,使用不到一年发生爆炸。爆炸是在操作人员拧动阀门的一瞬间发生的。据操作日志记载,硝酸浓度为98.4-99.4%,温度70-85℃。正常状态下硝酸含水0.6-1.3%,而爆炸前操作条件极不稳定。 评述 钛是一种耐蚀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对一切浓度及温度高出正常沸点的硝酸有突出的耐蚀性,在177℃的65%硝酸中钛的腐蚀速度小于0.05 mm/a。因此,钛广泛用于制造加热硝酸的设备。 钛对发烟硝酸的耐蚀性非常好,发烟硝酸是用作火箭和其他宇宙飞船燃料系统中的氧化剂。不过,钛在发烟硝酸中有自燃倾向,还可能发生应力腐蚀破裂。 钛在发烟硝酸中的自燃与硝酸中的含水量和NO2含量有关,也与使用情况和材料加工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发烟硝酸含水量小于2%(有的资料为1.5%),NO2含量大于6%(有的资料为2.5%),钛有自燃危险。 如果钛的冷变形量大于65%,在发烟硝酸中使用不安全。 如果钛部件受到冲击、摩擦、受热或电火花,会诱发钛的着火。 所以,用钛制设备处理发烟硝酸时,应控制发烟硝酸的含水量大于2%,同时注意避免冲击、摩擦和电火花。 就本事例而言,正常操作时发烟硝酸的含水量符合要求,当操作条件不稳定时可能使含水量超过了2%的极限,拧动阀门的摩擦和震动诱发了钛截止阀的自燃爆炸。 事例5—17 某石油化工厂氢加热炉的功能是加热循环气(其中氢>92%,H2S 0.05-0.15%,其余为水),液化气在加热炉炉膛内燃烧而加热炉管,循环气从管内通过而温度升高。加热后的循环气与注入的混合油汇合成减压混合油,流向加氢裂化反应器。 该加热炉因1Crl8Ni9Ti不锈钢炉管发生爆管燃烧而停工。 炉管爆管原因是管壁粘附大量油焦而导致严重渗碳,检查发现炉管表面结焦层厚度一般在2—3 mm,少数管子结焦层厚度达到11—20 mm。在结焦层下面,管内壁的渗碳层厚度约2—3 mm。在渗碳区域,钢的组织为奥氏体十渗碳体,渗碳体占了一半左右。 结焦是由于氢气和减压油混合点控制不平衡,使混合油倒流入炉管内,带来一些油分。 评述 渗碳是高温气体腐蚀的一种形式。炉管处于高温气体环境,既可能发生脱碳,也可能发生渗碳(增碳)。钢中的碳以渗碳体(Fe3C)形式存在,赋予钢强度和硬度。 脱碳是指渗碳体转变为铁素体(Fe),脱碳层使碳的表面强度和硬度降低。 渗碳则相反,当碳氢化合物发生裂解和分解,释放出的活性碳原子在管壁吸附,然后渗入金属基体,并向内扩散。碳与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碳化物,并可能使原有碳化物类型改变。虽然发生渗碳后金属表面基本保持不变,但导致内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