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可见分光光度法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见分光光度法教程

单色光(monochromatic light):具同一波长的光。 复合光(multiplex light):由不同波长组成的光。 紫外光(ultraviolet light):波长200~400 nm。 可见光(visible light):人眼能感觉到的光,波长在400~750 nm。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波段(wave band):各种色光的波长范围不同。 互补色光(complementary color light):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white light)。 也称吸收池。用于盛放试液的容器。可见光区测量 用光学玻璃池。紫外区测量时使用石英吸收池。 规格:0.5 cm,l cm,2 cm,3 cm和5 cm 从仪器测量误差的角度来看,为使测量结果得到较高的准确度,一般应控制标准溶液和被测试液的吸光度在0.2~0.8范围内。 由于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A 解离 大部分有机酸碱的酸式、碱式对光有不同的吸收性质,溶液的酸度不同,酸(碱)解离程度不同,导致酸式与碱式的比例改变,使溶液的吸光度发生改变。 B 络合 显色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是多级络合物,且各级络合物对光的吸收性质不同,例如在Fe(Ⅲ)与SCN-的络合物中,Fe(SCN)3颜色最深,Fe(SCN)2+颜色最浅,故SCN-浓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即吸光度越大。 c 缔合 例如在酸性条件下,CrO42-会缔合生成Cr2O72-,而它们对光的吸收有很大的不同。 测量波长的选择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这称为“最大吸收原则”。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有其他吸光物质干扰测定时, 则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波长。 丁二酮肟光度法测钢镍,络合物丁二酮肟镍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 nm,但试样中的铁用酒石酸钠掩蔽后,在470 nm处也有一定吸收。为避免铁的干扰,可以选择波长 520 nm进行测定。 例 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可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或选择不同厚 度的吸收池来实现。 试液及显色剂均无色,用蒸馏水作参比溶液。 显色剂为无色,被测试液中存在其他有色离 子,用不加显色剂的被测试液作参比溶液。 显色剂有颜色,可选择不加试样溶液的试剂 空白作参比溶液。 参比溶液 采用几何尺寸及材料完全相同的比色皿,并以参比溶液来调节仪器的零点,可消除由吸收池壁及溶剂对入射光的反射和吸收带来的误差。 参比溶液选择原则 标准曲线的制作 0 A c 分别测量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标准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 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就可以查到与之相对应的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 2.1 光度分析法的误差 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经常出现标准曲线不呈直线的情况,特别是当吸光物质浓度较高时,明显地看到通过原点向浓度轴弯曲的现象(吸光度轴弯曲)。这种情况称为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若在曲线弯曲部分进行定量,将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由于仪器或溶液的实际条件与朗伯-比尔定律所要求的理想条件不一致引起的。 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单色器色散能力的限制和出口狭缝需要保持一定的宽度,目前各种分光光度计得到的入射光实际上都是具有某一波段的复合光。 选择性能好的单色器 在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处测定 选择适当的浓度范围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被测溶液不均匀,是胶体溶液、乳浊液或悬浮液时,入射光通过溶液后,除一部分被试液吸收外,还有一部分因散射现象而损失,使透射比减少,因而实测吸光度增加,便标准曲线偏离直线向吸光度轴弯曲。 光度法中应避免溶液产生胶体或混浊。 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溶液中的吸光物质因解离、缔合、形成新化合物或互变异构等化学变化而改变其浓度,因而导致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要控制溶液的条件,使被测组分以一种形式存在 吸光度测量的误差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仪器测量不准确也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使待测溶液的透射比T在15%~65%之间,或吸光度A在0.2~0.8之间,才能保证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吸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y 2.1 概 述 吸光光度法的定义 吸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吸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法等。 重点讨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