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 弧菌(Vibrio) 弧菌屬是一種彎曲的桿菌,可在許多不同的簡單環境生長,也可在很大範圍的溫度下生長(18~37℃),而霍亂弧菌是弧菌屬中最有名,唯一會造成大流行疾病—霍亂的一種。 霍亂弧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兼氧性,行發酵作用,營養需求簡單,成長不需鹽分。但有鹽份的環境下亦可生長。 歷史 霍亂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兩千年前的梵文(Sanskrit)、阿拉伯文(Arabic)及中文典籍中就有記載。 首先由Pacini於1854年在佛羅倫斯(Florence)發現,1883年由Koch分離出來。1871年以來有史料記載六次大流行,第七次大流行在1961年,第八次大流行在1992年十月。 The etiological agent to cause the most numbers of pandemics in history Pandemics 1. 1817-23 2. 1826-37 3. 1842-62 4. 1865-75 5. 1881-96 6. 1899-23 7. 1961: El Tor 8. 1992: O139 1994 to now: Africa was the largest 分佈 淡、海水都有病原菌自由生長,主要藉由食物或飲水傳染,很少由人與人直接傳播。 在全部的Vibrio cholera中,只有O1及O139會造成嚴重的疾病和大流行。目前估計每年有一百萬人感染,廿萬至卅萬人死亡,而隨著自來水設施的進步,台灣在1960年代後即無本土案例。 3 Subgroups of Vibrio cholera A. Vibrio cholera 01: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B. Vibrio cholera 0139: 1992 in India, Thai C Vibrio cholera non-o1: Causes diarrhoea- like illness, locally distributed, mild symptoms/signs Two biotypes of Serotype 01 Classical Cholera: 5:1 = Carrier : Case El Tor Cholera that Taiwan had in 1962 with high carrier rate Carrier:Case = 30-50:1 Each biotype divided to 3 serotypes 1) Ogawa, 2) Inaba, 3) Hikojima 各種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有各種不同的血清型(serotypes),只有O139和O1才會造成嚴重的霍亂(前述症狀),以及大流行。 其他血清型的霍亂弧菌造成比較輕微的症狀,如腸胃炎。不會造成大流行(not associated with epidemics)。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Pandemics in history One of diseases for International quarantine (others: Yellow fever, plague) Surviving in nature aquatic environment wks to months Cluster epidemics or sporadic outbreaks 台灣經驗 台灣地區自民國以後共發生四次大流行(1912,1919,1910,1962),前三次患者人數共10,648人,死亡率64%。 由於醫療進步,民國五十一年的388名患者中只有24名死亡(6%)。 台灣地區自1962年本土霍亂絕跡後,到民國1990年才又發生境外移入病例 其間有施打疫苗,後來研究發現效果不彰 疾病症狀(What is cholera?) 感染霍亂弧菌O1或O139型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不一,有可能無症狀到嚴重致死。 吃下細菌(infectious dose = 10 8 bacteria) 後 數時或2到5天,會開始水瀉以及嘔吐。嚴重的腹瀉到了後來會變的淡色、無味、低蛋白含量的液體,洗米水樣(water-rice stools)。 Cholera is an acute, diarrheal illness caused by infection of the intestine with the bacterium Vibrio cholerae. The infection is often mild or without symptoms, but sometimes it can be seve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