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首发】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耻与慎独
徐建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耻感文化,《中庸》曰:“知耻近乎勇。”《孟子·公孙丑上》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礼记·哀公问》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由此可知,知耻,往往是善念的发源,是事物向着美好一面转化的开端。
知耻,是一个内化的活动,不需要外在表现的张扬外露,更多是良知的进退取舍。从这个角度说,知耻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时的自我砥砺。
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慎独”的理念,就是独处时,君子该如何表现。慎独大约是孔子讲学时特别提到的概念,历来为人所传诵的是《中庸》中的那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论及“慎独”,根据朱熹的解释,日常事有着一以贯之的正道存在,因此即使自己处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世间的正义也是弥漫于此的,君子更要常怀知耻之心,尤加谨慎于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他人的不知而放纵自己的私欲。这其实就是自我道德和行为的约束,故而是修身的功夫,属于孔子以来所倡导的士人自我修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剥除其时代的因素,就其核心主旨来看,个人的慎独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具体来说,敬畏之心、独知与细微之事是我们今天仍然推重慎独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所谓敬畏之心,是对公平与正义,或者说天道的敬畏,现实层面还有法律。在他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法律的约束力并不会削弱,因此我们更应该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自己独知之地,可以是他人不了解的地方,因此若从公共的意义上来解释它,常常处于这种位置的人多是在位之人。在位之人相对于他者,自然有对权力、资源及其他事项的优先乃至独占之利。那么,对于在位之人,特别是今日的领导干部而言,面对自己权责之内的己所独知之事时,是否怀有对理、法的敬畏之心,是否遏制了私欲而秉以公心,便是事关一方或多方的大事了。细微之事,存于日用起居之间,虽然不足道,但日日与之相伴,更应有所警醒,因为离道触法的败落往往萌芽于其中。
《大学》中有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即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诚心、正意,就是明乎所耻,就是“三省吾身”,反思有何不妥之处。儒家倡导自修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士人去向外的治国、平天下,即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这是儒家一个很值得今天珍视的遗产,就是倡导士人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进而致力于天下公事。个人的道德水准对于其所从事的公事来说,的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便法律、制度再健全,强调个人修养在任何时代都有意义。
《吕氏春秋·自知》篇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这是战国时代的论述,如果我们把“人主”替换成上级领导,这句话的意义便当代化了。这会是慎独的重要补充之义:即除了在自我修养的层面保持戒惧之心、知耻之心外,对于公事也当保持戒惧,一切以公益福祉为要,敢于直谏,不应时时揣测上级之意。因此,所谓慎独之道,不仅是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也是向外的正义追求,即不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也要成为一个直士,一个有道义、敢担当的人,而非一个只求自我保全的世故之徒。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4日 02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耻是一个良知进退取舍的内化活动,是善念的源泉,是事物向着美好一面转化的开端,是个人化的自我砥砺活动。
B.耻感是一种注重廉耻的心态,产生于外人的观感和自我的反应,来源于外来强制。孟子把“羞恶之心”视作“四端”之一端。
C.朱熹从道德和行为方面解释“慎独”,强调人们在独自居处时,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
D.无论是他人已知之地,还是自己独知之地、日常细微之事,我们都应该保持慎重的警戒和敬畏的态度,避免离道触法而败落。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具有由己到家再到国到天下的递进阶次,这种人生理想的起点是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的。
B.自孔子以来倡导的士人自我修养和约束,带有浓厚的个人功利色彩和鲜明的时代因素。但其核心主旨,今天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C.所谓慎独之道,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修养,需要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也需要向外进行追求,从而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
D.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常怀知耻之心,谨慎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别人的监督下,控制自己的私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被俘后,“知耻而后勇”。他以耻为鉴,一方面富国强兵,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能力测试试题 PDF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能力测试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