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数量性状遗传 多因子遗传 概念与问题 性状 相对性状 表型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性状间差别明显,一般没有中间过渡类型;这种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做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性状间只有数量的不同,没有明显的质的差别,其间有一系列的过渡类型;这种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叫做数量性状。 现在来回答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 不能明显区分的性状如何分析呢?这些性状的表型出现这种连续性的变化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数量性状通常采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数量性状出现连续变化的原因是: (1)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基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章还要回答的问题 数量性状的变异都是遗传变异影响的结果吗? 遗传变异、环境影响孰主孰次? 数量性状是如何传递的? 研究数量性状有什么意义? 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小麦籽粒颜色遗传 Nilsson-Ehle(1909) 红粒 × 白粒 F1 红粒 F2 : 3:1, 15:1, 63:1 R1r1, R2r2 , R3r3 组合一 小麦子粒颜色受两对基因决定的遗传动态 组合二 小麦子粒颜色受三对基因决定的遗传动态 小麦籽粒颜色遗传 (R+r)n CnR pR qn-R 1/16 4/16 6/16 4/16 1/16 0R 1R 2R 3R 4R 多因子假说 1909年,Nilsson-Ehle的初步多因子假说: (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是一系列的贡献等位基因和非贡献等位基因 (2)各贡献等位基因对某种性状的作用是相同的 (3)各贡献等位基因的作用是可以累加的 (4)在多基因遗传的各位点之间无上位效应 (5)在多基因遗传中的各基因是不连锁的 (6)没有环境的影响 假说后三点并不真实 East与Hayes玉米杂交实验(1911) 请观察亲本、F1、F2的表型(果穗长度)的变化 East的多基因学说 (1)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 (2)这些基因对表型影响小,相互独立,但以累加的方式影响相同的表型。 (3)每对基因常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分离比符合孟德尔法则。 (4)F1介于两亲本的中间,F2有较大的变异范围。 数量性状遗传的一般特征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一般为双亲的中间类型,但有时也可能倾向某一个亲本。 2. F2的表型平均值大体与F1相近,但是变异幅度远远超过F1。F2分离的群体内,各种不同的表型之间多为量的差别, 没有质的不同。 超亲遗传 当杂交双亲不是极端类型时,杂交后代中有可能分离出高于高值亲本或低于低值亲本的类型。这种杂种后代的分离超越双亲范围的现象叫做超亲遗传。 超亲遗传 P1 A1A1A2A2a3a3 × P2 a1a1a2a2A3A3 100cm 70cm F1 A1a1A2a2 A3a3 85cm F2 A1A1A2A2A3A3 a1a1a2a2a3a3 130cm 40cm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比较 再谈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一)、约翰生的菜豆粒重遗传试验 (二)、纯系学说的内容 (三)、 纯系学说的意义 (四)、 纯系学说的发展 (一) 约翰生的菜豆粒重遗传试验 1. 将菜豆天然混杂群体按豆粒重分类播种,从 中选择19个单株自交得到19个株系(line);株系间平均粒重有明显差异,并能够稳定遗传。 2. 在19个株系中6年连续选择: L1选择得到最轻/最重为374mg/370mg; L19选择得到最轻/最重为691mg/677mg 。 表明:在L1到L19这些株系之中轻粒和重粒的 后代平均粒重彼此几乎没有差异。 菜豆天然混杂群体中选择 19个株系内6年连续选择 第六年选择结果(L1/L19) (二) 纯系学说的内容 纯系与纯系学说: 约翰生把菜豆这类严格自花授粉植物一个植株的后代(株系)称为一个纯系,即:纯系是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后代,其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并认为: 自花授粉植物天然混杂群体,可以(选择)分离出许多纯系。因此,在一个混杂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 纯系内个体间差异由环境影响造成,不能遗传。所以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也是由约翰生根据上述研究 结果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