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矿床学第四部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矿床学第四部分

十六、区域成矿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翟裕生等,区域成矿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1.绪论 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简史以及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 2.成矿系统分析 1)成矿系统的定义、结构和特性 2)成矿系统、成矿系列、成矿区带的联系与区别 3)成矿系统的基本要素与作用过程 4)成矿系统作用产物 5)成矿系统后期变化与保存 6)成矿系统类型划分 3.全球矿床时空分布与地球动力演化背景 1)全球主要金属矿床分布特点 2)全球成矿时空结构与地球动力演化 3)全球成矿演化趋势 4.区域成矿的基本控制因素 1)区域岩石圈组成、结构、演化与成矿 2)区域构造与成矿 3)岩石建造与成矿 4)区域地球化学与成矿 5)地质流体与成矿 6)区域地质-成矿史研究要点 5.区域成矿作用过程 1)成矿物质来源和供应 2)成矿流体的输运 3)流体-岩石作用及蚀变-矿化网络 4)成矿物质的富集与储存 6.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 1)矿床变化与保存的研究意义 2)矿床的变化过程和控制因素 3)矿床环境的变化 4)矿床经受的变化和改造 5)矿床变化的结果 6)不同类型和不同时代矿床的变化和改造 7.区域成矿系统的物质、时空结构 1)区域成矿系统物质结构 2)区域成矿系统空间结构 3)区域成矿系统时间结构 8.中国主要成矿域及其特征 1)中国成矿域的划分 2)天山-兴蒙成矿域 3)塔里木-华北成矿域 4)秦-祁-昆成矿域 5)扬子成矿域 6)华南成矿域 7)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域 9.中国区域成矿规律探讨 1)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矿床形成 2)中国区域成矿特征 3)复合大陆成矿体系 十七、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 参考文献: Mawer C. K. et al., Mantle underplating, granite tectonoics, and metamorphic P-T-t paths, Geology, 1999. Petford N. et. al., Rapid magma production rates, underplating and remelting in the Andes ? isotopic evidence from northern - central Peru, J. S. Amer. Earth Sci., 1996, 9(1-2): 69?78. Romanovskg N et al.,Ore-bearing magmatism of the Doeific belt, and its deep nature, Abstraets of 30th IGC, 1996, 1:392. 杜杨松,壳幔成矿学初探。矿床地质,1999,18(4):341 – 346。 杜杨松等,安徽铜陵典型矿区岩石包体研究及其岩浆—成矿作用过程探讨,高校地质学报,1997:3(2):171—182。 储雪蕾等,地幔矿物中硫化物熔体包裹体及其成因,壳幔相互作用与岩石圈演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997:17—18。 周新华,大陆地幔地球化学和岩石圈研究,刊于欧阳自远等(主编),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原子能出版社,1996:217—222。 刘凤山等,从闪长质岩石包体角度探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壳幔成矿作用,矿床地质,1995,14(3):206—215。 肖庆辉等,推进我国地质科学前沿研究的谋划,地质出版社,1992。 定义 壳幔成矿学(crust - mantle metallogeny)是区域成矿学的一个新分支,主要研究壳幔系统多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对矿床形成过程的制约。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关系的研究,阐明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研究意义 1)壳幔成矿学是联结深部地质学与区域成矿学的重要桥梁 2)成矿作用与深部过程研究相联系已成为当今区域成矿学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 大陆壳幔多层圈相互作用与成矿的时空和成因联系是壳幔成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 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事件幕(岩浆活动事件幕)与成矿作用事件幕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产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2) 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与深部地壳的部分熔融和多层位岩浆—热流体系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造矿组分富集成矿过程的制约 3) 幔源岩浆的分异演化与壳幔同熔和(多层位)岩浆—热流体系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造矿组分富集成矿过程的制约 4) 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过程模型 研究方法 “岩石探针”分析是进行壳幔成矿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支撑 1)物质组成研究与地球物理场分析结合 2)地质及岩(矿)相学观察与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合 3)演化历史分析与作用过程鉴别结合 4)典型解剖与综合对比结合 实例 安徽沿江地区是开展壳幔成矿学研究的理想基地之一 十八、成矿作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