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史2003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教育史 科目代码:424
研究方向:教育史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教育史
一、简答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六道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儒家经典《五经》,《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什么?
2.韩愈的《师说》提出了哪些主要教育观点?
3.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及其不同教育目标的?
4.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根据什么原则、从哪些方面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
5.简述《学记》“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6.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是什么?它与清朝末年的教育宗旨相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7.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8.简述维多里诺“快乐之家”的基本特征。
9.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10.简述《毛雷尔法案》的基本内容。
11.简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
12.简评永恒主义教育。
二、论述分析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三道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1.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2.试述中国1922年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试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4.试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5.试述洛克教育思想的基础、内容和方法。
6.评析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史
一、简答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六道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儒家经典《五经》,《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什么?
答:(1)《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中提出的大学教育的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这是性善论的观点。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所谓“至善”是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
《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按照大学教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的程序或步骤。八条目中“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是基础。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2)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的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六学直录于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六学中前三学属于大学性质,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后三学属于专科性质。其传授的内容依次为:书学传授书法,算学传授算术,律学传授法律。
2.韩愈的《师说》提出了哪些主要教育观点?
答: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提出儒家的“道统”来对抗佛老的“法统”。韩愈提倡师道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为保卫儒家的道统而斗争。为了提倡师道,他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其中对教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关系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1)在关于教师的任务的论述中,他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著名论断。教师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相连的,重在传道,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古文、六经之文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完成的。这体现了“存师卫道”的儒家传统的基本精神。把“传道”当作首要任务,把“授业”当做第二任务,把“解惑”提到应有的地位,这样排列顺序是明确的。
(2)在师与道的关系上,他分析“师”与“道”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他指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与道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学生“从师”,就是从师的“道”。传道必有师,卫道必先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为师是“传道”的,如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师了。
(3)在道与业的关系上,他指出“道”是儒家的道统和基本精神,“业”是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二者之间,“道”为重,“业”次之,“道”为先,“业”在后,“道”通过“业”来体现,“业”是为“道”服务的。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福县社上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集中连片工程.doc
- 安顺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表.doc
- 宝贝优化方法.doc
- 宝贝人气排名教程.doc
- 宜山镇三小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doc
- 宝贝上下架时间巧安排.doc
- 宝贝搜索新规则.doc
- 宝贝标题优化写作规范及原则.doc
- 宝贝标题优化让流量涨200%.doc
- 实例分析新站获取关键字排名的因素.doc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说课稿1 北京课改版.docx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效果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体育活动中团体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表现的关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到高中的衔接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课堂讨论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知识建构理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高效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