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林下经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6 ?林下经济各论 ——山西篇 山西的地理状况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共有省辖市11个,包含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共有县(市、区)119个,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抵黄河与河南省为邻,东依太行山与河南、河北两省毗连。省境轮廓大体呈平形四边形,介于东经110°15′—114°33′,北纬34°34′—40°43′之间,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山西省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东部太行山、西部吕梁山纵贯南北,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散列其间。受地势影响,全省100多条河流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山西全省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 山西气候特点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山西省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 山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统计,山西省土壤总面积1454万hm2,划分为17个土类、40个亚类、127个土属、351个土种。山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7—48.6g/kg,平均值为17.2g/kg,依据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评价[4],属3级水平,变异系数49.88%,相对较大,说明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16—1.62g/kg,平均值为0.80g/kg,依据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评价,属4级水平,变异系数40.00%,相对较大,说明不同的土壤氮含量差异较大。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3.2—201.0mg/kg,平均值为61.5mg/kg。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范围为0.35—1.41g/kg,平均值为0.61g/kg,变异系数33.33%,相对较小,说明不同的土壤全磷含量差异不大。有效磷含量变化范围为4.8—136.5mg/kg,平均值为21.4mg/kg,依据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评价,属2级水平,变异系数117.76%,很大,说明不同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有效钾含量范围为60.0—338.0mg/kg,平均值为150.2mg/kg,依据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评价,属3级水平,变异系数48.42%,相对较大,说明不同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差异较大。pH含量变化范围为7.76—9.01,平均值为8.42。阳离子代换量的变化范围为5.36—30.97cmol/kg,平均值为12.84cmol/kg,依据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评价,属3级水平,变异系数41.41%,相对较大,说明不同的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含量差异较大。 有机质褐土性土含量最高,为22.85g/kg;红黏土次之,含量为21.11g/kg;草原风沙土最低,含量为6.65g/kg;全氮红黏土含量最高,为1.14g/kg,褐土次之,为1.00g/kg,草原风沙土最低,含量为0.33g/kg;有效磷潮土含量最高,为32.9mg/kg,淡栗钙土次之,为26.1mg/kg,草原风沙土最低,为4.8mg/kg;速效钾褐土含量最高,为222mg/kg,石灰性褐土次之,为216mg/kg,盐化潮土最低,为89mg/kg;全磷淡栗钙土含量最高,为0.96g/kg,潮土次之,为0.72g/kg,草原风沙土最低,为0.46g/kg;阳离子代换量红黏土含量最高,为25.06cmol/kg,淡粟钙土次之,为15.96cmol/kg,草原风沙最低,为5.36cmol/kg。 山西省土壤有机质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比较,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总体来说不是很高,并且变异系数较高,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应实施沃土工程,增加有机肥投入,增施农家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

文档评论(0)

dllw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