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药鉴定学考前刺讲义(总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中药鉴定学考前刺讲义(总论)

中药鉴定学考前冲刺讲义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 概论 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鉴定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使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有4个:(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源情况较为普遍。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有6条:(1)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2)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4)查考地方志;(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认资源的开发利用;(6)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相结合。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真伪问题原因有:以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充真;地区习用药材流出本地区外,造成混乱。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古代中药鉴定学知识与本草神农本草经西汉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730种自然属性分类新修本草(唐本草)唐代李 、苏敬850种我国最早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证类本草北宋唐慎微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1892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以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为自然分类的先驱。植物名实图考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影响中药质量的道地药材   概念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十个道地产地: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秦药、淮药、北药、南药、蒙药、藏药、维药。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2)皮类:春末夏初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花类: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花初开时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菊花、番红花等。果实种子类:成熟或近成熟时。有的采收幼果。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类: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动物类矿物药类全年均可采收。促使鲜药材的干燥,符合医疗应用要求和商品规格,便于包装、贮藏、运输,保证药材质量。拣、洗切片蒸、煮、烫熏硫色泽洁白,防止霉烂不提倡熏硫。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党参、玉竹、三七等。 7.干燥:凡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表示(一般不超过60℃);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少数药材需短时间于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中药鉴定的依据 《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标准中药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 中药检验的分类抽查检验委托检验复核检验仲裁检验进口检验自检中药检定就是对中药检品的真实性、纯度、质量进行检定和评价。1)检品受理2)检验3)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书应长期保存。  4异议与仲裁一凡例   “精密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取用最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试验时的温度:没有特殊规定外,应在25℃±2℃二附录药材取样法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不足5件逐件取样5~99件取样5件00-1000件5%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贵重药材 逐件取样  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   杂质检查   杂质:①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②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③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水分测定法4种  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100℃~105℃干燥5小时。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气相色谱法 灰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①总灰分包括生理灰分外来杂质。总灰分测定法样品应能通过2号筛,炽灼温度至500℃~600℃。   ②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五)浸出物测定法:水、不同比例的乙醇、挥发性醚。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性状鉴定简单、易行、迅速显微鉴定   显微制片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